[實用新型]一種跟骨骨折手術復位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13041.8 | 申請日: | 2017-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703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趙清華;林福慶;郭玉祥;王臻;鄒瑞;林祿攀;溫傳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88 | 分類號: | A61B17/88;F16H19/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靜 |
| 地址: | 210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骨折 手術 復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機械,尤其是一種跟骨骨折手術復位器。
背景技術
跟骨骨折治療目的是恢復跟骨的解剖形態,即恢復跟骨的長、寬、高,使跟距、跟骰關節獲得匹配;有學者研究表明跟骨解剖形態恢復與否直接與臨床療效相關。目前無論是切開鋼板復位內固定還是經皮空心螺釘復位固定,對跟骨骨折后寬度的復位是手術的難點。如果不能恢復正常寬度會遺留跟骨外側壁外膨,導致外踝下方與跟骨外側壁撞擊、腓骨長肌腱移位或卡壓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
對于跟骨寬度變化的處理通常采用雙手拇指對患足內、外踝下后方及足心采用按捏、橫向擠壓等手法或使用皮外鉗夾來復位,而這些方法均存在嚴重缺陷:手法復位,雖然是采用“面”施壓,但存在施壓不均衡,壓力過小;而皮外鉗夾通過“點”施力,更容易加劇跟骨骨折塊的碎裂,難以達到復位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投入成本少,具有有效恢復跟骨寬度的跟骨骨折手術復位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跟骨骨折手術復位器,包括搖桿、傳動機構、合金框架和墊板,所述搖桿上有滾動軸,搖桿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傳動機構還包括齒輪Ⅰ、齒輪Ⅱ和傳動板,分別通過齒輪嚙合傳動;所述合金框架穿過傳動機構,框架可開合移動;所述墊板固定在合金框架最頂端,墊板是碳素纖維墊板,與人體皮膚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通過搖桿提供動力,搖桿上的滾動軸表面有一層橡膠,齒輪兩次嚙合傳動至合金框架。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的齒輪Ⅰ和齒輪Ⅱ異位嚙合,傳動板上有齒牙,齒輪Ⅱ與傳動板上的齒牙嚙合。
進一步地,所述合金框架是高強度鎳鉻合金,框架是可內外張合移動的。
進一步地,所述墊板是30*40mm的碳素纖維板。
進一步地,所述碳素纖維板與人體皮膚表面接觸,其厚度為3mm。
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種跟骨骨折手術復位器采用傳動機構帶動合金框架將墊板向內部按壓,能夠有效恢復跟骨寬度;采用碳素纖維板可直接與腳部表面皮膚接觸,墊板采用3mm的厚度,大小在30*40mm,可以分散擠壓骨頭時帶給皮膚表面的壓強。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傳動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跟骨骨折手術復位器,包括搖桿1、傳動機構2、合金框架3和墊板4,所述搖桿1上有滾動軸5,搖桿1與傳動機構2連接;所述傳動機構2還包括齒輪Ⅰ6、齒輪Ⅱ7和傳動板8,分別通過齒輪嚙合傳動;所述合金框架3穿過傳動機構2,框架可開合移動;所述墊板4固定在合金框架3最頂端,墊板4是碳素纖維板4,與人體皮膚接觸;所述傳動機構2通過搖桿1提供動力,搖桿1上的滾動軸5表面有一層橡膠,齒輪兩次嚙合傳動至合金框架3;所述傳動機構2的齒輪Ⅰ6和齒輪Ⅱ7異位嚙合,傳動板8上有齒牙,齒輪Ⅱ7與傳動板8上的齒牙嚙合;所述合金框架3是高強度鎳鉻合金,框架是可內外張合移動的;所述墊板4是30*40mm的碳素纖維板;所述碳素纖維板與人體皮膚表面接觸,其厚度為3mm。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跟骨骨折手術復位器,其制作和原理是:搖動搖桿1帶動齒輪Ⅰ6,齒輪Ⅰ6帶動異位嚙合的齒輪Ⅱ7使傳動方向改變,齒輪Ⅱ7轉動帶動傳動板8,傳動板8下面與合金框架3相連,并帶動合金框架3的兩邊往內側擠壓,從而可以使在框架上的碳素纖維墊板將骨縫擠壓結合。
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種跟骨骨折手術復位器采用傳動機構帶動合金框架將墊板向內部按壓,能夠有效恢復跟骨寬度;采用碳素纖維板可直接與腳部表面皮膚接觸,不影響術中X線透視。墊板采用3mm的厚度,大小在30*40mm,可以分散擠壓骨頭時帶給皮膚表面的壓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未經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1304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