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工位內胎自動吸風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11679.8 | 申請日: | 2017-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893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秀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正新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D30/06 | 分類號: | B29D30/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4309 | 代理人: | 劉輝,廉紅果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工位 內胎 自動 風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胎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多工位內胎自動吸風機。
背景技術
在內胎加工生產過程中,需將內胎抽真空。傳統的抽真空專業都是采用手工作業,操作員先用氣動起子松開內胎的FITV氣芯,再一手拉升內胎,一手將氣門咀插入真空吸口內吸出內胎中空氣,再用氣動起子鎖緊內胎的FITV氣芯。這種傳統的加工方法生產效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
為此,申請人提出了申請號為2015201636527的《一種內胎自動吸風機》,利用自動內胎張緊裝置與自動吸風裝置實現了內胎抽真空的自動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然而,現有的內胎自動吸風機在實際應用中,作業員需左右移動在兩個工位作業,且沒有自動取胎結構,無法實現內胎自動吸風的流水式作業,雖然較傳統加工方法而言,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但其仍具有極大的改進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工位內胎自動吸風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工位內胎自動吸風機,包括機架、內胎自動吸風裝置、內胎張緊裝置、轉盤、伺服電機、固定接頭以及與固定接頭對接的旋轉接頭,所述轉盤與所述機架轉動連接,所述伺服電機安裝在所述機架上以驅動轉盤轉動, 所述內胎自動吸風裝置安裝在轉盤的上端面,其數量為多個,以與多個工位一一對應,多個內胎張緊裝置安裝在轉盤的下端面并與各內胎自動吸風裝置一一對應,所述固定接頭安裝在轉盤的上端面,其內腔分成進氣腔與抽真空腔兩個腔室,所述旋轉接頭為雙路旋轉接頭,其一路連通壓縮氣源與所述進氣腔,另一路連接真空泵與所述抽真空腔,所述進氣腔為各內胎自動吸風裝置及內胎張緊裝置中的氣動執行元件提供壓縮空氣,所述抽真空腔與各內胎自動吸風裝置中的吸風嘴相連,以對內胎抽真空。
優選地,所述多個操作工位依次包括上胎工位、松氣帽工位、若干個吸風工位、鎖氣帽工位以及收胎工位。
優選地,所述收胎工位上設有與所述機架相連的側機架,所述側機架上設有收胎裝置,所述收胎裝置包括掛胎桿、收胎氣缸及第一氣動夾爪,所述掛胎桿設置在側機架的中部,所述收胎氣缸為無桿氣缸,并呈水平狀設置在側機架的上部,所述第一氣動夾爪用于夾取內胎,其連接在所述收胎氣缸的活塞上以左右移動。
優選地,所述側機架的上部還設有計數感應開關,對收取的輪胎進行計數。
優選地,所述內胎自動吸風裝置包括支架、第二氣動夾爪,吸風嘴、密封件、套筒、傳動桿、微動電機以及升降氣缸,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在轉盤上,所述第二氣動夾爪的本體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吸風嘴固定在支架上且位于第二氣動夾爪的夾爪的正下方,其側壁上設有真空接口,其頂部開設有讓氣門嘴插入的吸氣孔,所述密封件套置在吸風嘴內腔的下部,所述套筒的上端自吸風嘴的底部向上穿入,穿過密封件后穿入吸風嘴的內腔,所述套筒的下端與傳動軸的上端連接,所述傳動軸的下端與微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微動電機安裝在升降氣缸的活塞桿桿端,所述升降氣缸的缸體安裝在轉盤的上端面上。
優選地,所述轉盤上絕緣安裝有若干接線柱,各接線柱分別與各內胎自動吸風裝置中的微動電機一一對應,所述接線柱設有正負電極以分別連接微 動電機的正負控制端,所述正負電極的下端為彈性觸頭,所述機架對應于松氣帽工位和鎖氣帽工位的位置設置有與機架絕緣安裝的供電觸盤,松氣帽工位與鎖氣帽工位的供電觸盤的正負電極相反。
優選地,所述內胎張緊裝置包括張緊氣缸及拉桿,所述張緊氣缸為無桿氣缸,其呈豎直狀安裝在轉盤的下端面上,所述拉桿連接在張緊氣缸的活塞上以上下移動。
優選地,所述內胎張緊裝置還包括環形支架,所述環形支架套在所述機架的下部并與各張緊氣缸的下端相連。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實現了流水式作業,作業員只需在上胎工位上胎,而無需移動,降低了作業強度,上胎后內胎依次轉至松氣帽工位、吸風工位、鎖氣帽工位以及收胎工位,實現了不間斷的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
2、實現了自動收胎的功能,并自動統計產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正新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廈門正新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1167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