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穩定增益的MMIC放大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10396.1 | 申請日: | 2017-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721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泰格微電子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F1/30 | 分類號: | H03F1/30;H03G3/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17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穩定 增益 mmic 放大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放大器領域,尤其是一種穩定增益的MMIC放大器。
背景技術
在系統應用時,要求在不同的應用環境下電子元器件的指標不會有大的變化,對于放大器而言,在高溫下增益會降低,低溫下增益會抬升,且設計的放大器的級數越多,高低溫帶來的增益變化越大,在某些項目中,會要求高低溫變化帶來的增益變化不能超過3dB。一般來說,單級放大器在140攝氏度變化下增益變動約為1dB,由于該放大器頻段高且寬,且增益有一定要求,需采用三級實現,若采用通常的設計方法,高低溫下增益變化量余量不大,有一定的設計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穩定增益的MMIC放大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穩定增益的MMIC放大器,它包括第一場效應管,所述的第一場效應管的漏極和第二電阻的一端相連接;第一場效應管的柵極與第一電阻的一端相連接;第一場效應管的源極和第二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接;第二場效應管的柵極和第二場效應管的源極相連并通過接地孔接地。所述的第一場效應管為放大場效應管。所述的第二場效應管為恒流源FET。所述的第一場效應管的柵極被偏置在0V。所述的第二場效應管的漏極與源極間電壓為一個正的直流電位。所述的第一場效應管柵極與源極間電壓為負。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恒流源自偏置的方式,通過FET管代替傳統MMIC自偏置MMIC放大器中的源極電阻,穩定了高低溫下放大器的增益及電流。
附圖說明
圖1為恒流源自偏置MMIC放大器原理圖;
圖2為MMIC放大器增益(S(2,1))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穩定增益的MMIC放大器;它包括第一場效應管FET1,所述的第一場效應管FET1的漏極和第二電阻R2的一端相連接;第一場效應管FET1的柵極與第一電阻R1的一端相連接;第一場效應管FET1的源極和第二場效應管FET2的漏極相連接;第二場效應管FET2的柵極和第二場效應管FET2的源極相連并通過接地孔接地。所述的第一場效應管FET1為放大場效應管。所述的第二場效應管FET2為恒流源FET。所述的第一場效應管FET1的柵極被偏置在0V。所述的第二場效應管FET2的漏極與源極間電壓為一個正的直流電位。所述的第一場效應管FET1柵極與源極間電壓為負。
利用ADS軟件對設計的MMIC放大器進行建模、仿真,得到放大器的增益、噪聲及駐波曲線。圖2為恒流源自偏置結構的MMIC放大器的增益曲線,其中最上面一天曲線為-55攝氏度下增益,中間曲線為+15攝氏度下增益,最下面一條曲線為+85攝氏度下增益,可以看到,高低溫下增益變化量約1.5dB。通過仿真結果可以看出,該MMIC放大器起到了改善高低溫下增益變化的作用,適合系統應用需求。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泰格微電子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泰格微電子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103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次性靜脈輸液港護理穿刺包
- 下一篇:一種帶有報警功能的輸液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