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試驗用水生植物培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04430.4 | 申請日: | 2017-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747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高原;賴子尼;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31/02 | 分類號: | A01G31/02;A01G33/00;B01F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38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試驗 水生植物 培育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生植物培育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試驗用水生植物培育裝置。
背景技術
能在水中生長的植物,統稱為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出色的游泳運動員或潛水者,葉子柔軟而透明,有的形成為絲狀,如金魚藻,絲狀葉可以大大增加與水的接觸面積,使葉子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水里很少能得到的光照,吸收水里溶解得很少的二氧化碳,保證光合作用的進行,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將其分為以下幾大類: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濕生植物。
在實際生活中,試驗用水生植物培育需要不斷的進行換水,現在的培育裝置都還需要進行人工換營養水,不能對用過的水進行合理的處理,且不能對水的循環利用,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試驗用水生植物培育裝置,解決了需要人工進行更換營養水和不能夠對用過的水進行合理的處理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試驗用水生植物培育裝置,包括培養箱、高溫箱和攪拌箱,所述培養箱一側的底部連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設置有凈水器,所述出水管遠離培養箱的一端貫穿高溫箱的一側且延伸至高溫箱內部,所述高溫箱遠離培養箱的一側連通有通管,所述通管上設置有冷凝器,所述通管遠離高溫箱的一端貫穿攪拌箱 的一側且延伸至攪拌箱內部,所述攪拌箱內壁底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吸水泵,所述吸水泵的出水口連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遠離吸水泵的一端貫穿攪拌箱的一側且延伸至培養箱的內部,所述高溫箱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加熱器,所述凈水器的內部設置有活性炭,所述凈水器的內部固定連接有臭氧產生器,所述攪拌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攪拌桿。
優選的,所述培養箱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支腳,所述第一支腳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承重板。
優選的,所述承重板的頂部通過第二支腳與高溫箱、冷凝器和攪拌箱的底部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出水管上設置有閥門,所述攪拌箱頂部的一側連通有進料斗。
優選的,所述培養箱內壁的底部通過支柱固定連接有支根網,所述培養箱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培養板,所述培養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保護架,所述培養板上且位于兩個保護架之間開設有圓孔。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試驗用水生植物培育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試驗用水生植物培育裝置,通過培養箱一側的底部連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設置有凈水器,出水管遠離培養箱的一端貫穿高溫箱的一側且延伸至高溫箱內部,高溫箱遠離培養箱的一側連通有通管,通管上設置有冷凝器,通管遠離高溫箱的一端貫穿攪拌箱的一側且延伸至攪拌箱內部,攪拌箱內壁底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吸水泵,吸水泵的出水口連通有排水管,排水管遠離吸水泵的一端貫穿攪拌箱的一側且延伸至培養箱的內部,高溫箱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加熱器,凈水器的內部設置有活性炭,凈水器的內部固定 連接有臭氧產生器,解決了水生植物培育需要人工進行換營養水,可以對用過的營養水進行合理的處理,提高了水的循環利用,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
(2)、該試驗用水生植物培育裝置,通過固定箱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攪拌軸,攪拌軸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攪拌桿,培養箱內壁的底部通過支柱固定連接有支根網,培養箱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培養板,培養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保護架,培養板上且位于兩個保護架之間開設有圓孔,出水管上設置有閥門,攪拌箱頂部的一側連通有進料,避免了人工攪拌營養水,使營養水攪拌均勻,增加了水生植物的培育裝置的功能,保證了水生植物的培育試驗的成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凈水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培養箱和培養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培養板和保護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培養箱、2-高溫箱、3-攪拌箱、4-出水管、5-凈水器、6-通管、7-冷凝器、8-吸水泵、9-排水管、10-加熱器、11-活性炭、12-臭氧產生器、13-固定箱、14-電機、15-攪拌軸、16-攪拌桿、17-第一支腳、18-承重板、19-第二支腳、20-閥門、21-進料斗、22-支根網、23-培養板、24-保護架。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044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