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前地板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202892.2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899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蓋長峰;王叢;麻桂艷;王英儒;劉孝峰;程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20 | 分類號: | B62D25/2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威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楊濱 |
| 地址: | 110044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地板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車身結構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可實現(xiàn)車型軸距變化的一種汽車前地板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開發(fā)進度的加快,對于開發(fā)時間及平臺通用率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個平臺可以承載不同車型的開發(fā)和制造,那么平臺化帶來好處就顯而易見,一方面同一平臺產品采用通用的零部件和總成,可以大大降低制造及研發(fā)成本,另一方面一個平臺有了新的技術突破,就等于這個平臺所搭載的所有產品實現(xiàn)了技術突破,降低了研發(fā)費用,因此各大廠商也都積極建立自己的平臺概念。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適應更多款車型軸距變化的開發(fā)需要,提供一種汽車前地板結構可以同時滿足這多款車型軸距變化的需要及車身性能的需求,同時模具通用化率可以實現(xiàn)100%。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汽車前地板結構,包括前地板總成,前地板總成由左右前地板總成,中通道總成,左右前座椅橫梁總成,左右后座椅橫梁總成,左右門檻總成組成,其技術要點是:中通道總成上包含有中通道上加強板和中通道,中通道底面上設置有前、中、后加強梁,中通道后加強梁的右端設置有排氣吊鉤,與排氣吊鉤豎直方向的左右兩側平行各設置有一條切邊線,與中通道總成平行方向設置有地板上加強件,地板上加強件安裝于前地板總成上。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前地板總成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通道總成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通道總成仰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通道單件結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前地板總成的結構圖;
附圖說明如下:1、左前座椅橫梁總成 2、左門檻總成3、左后座椅橫梁總成 4、左前地板總成5、中通道總成6、右前座椅橫梁總成7、右門檻總成 8、右后座椅橫梁總成 9、右前地板總成10、中通道上加強板 11、中通道12、中通道前加強梁13、中通道中加強梁 14、中通道后加強梁 15、排氣吊鉤 16、切邊線 17、地板上加強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前地板結構,包括前地板總成,前地板總成由左右前地板總成,中通道總成,左右前座椅橫梁總成,左右后座椅橫梁總成,左右門檻總成組成,其中:中通道總成上包含有中通道上加強板和中通道,中通道底面上設置有前、中、后加強梁,中通道后加強梁的右端設置有排氣吊鉤,與排氣吊鉤豎直方向的左右兩側平行各設置有一條切邊線,與中通道總成平行方向設置有地板上加強件,地板上加強件安裝于前地板總成上。
如圖1所示, 前地板總成包括左右前地板總成4、9,中通道總成5,左右前座椅橫梁總成1、6,左右后座椅橫梁總成3、8,左右門檻總成2、7;其中地板和中通道總成根據平臺車身長度變化而變化,座椅橫梁和門檻總成為平臺通用零件,可滿足平臺座椅及門檻內飾板的安裝;中通道上加強板10用于安裝換擋機構以及副儀表機構的安裝,此零件對于正碰性能作用比較大,因此材料強度要求比較高,此零件為平臺共用件,可實現(xiàn)多款車型共用的功能,中通道前、中、后加強梁12、13、14用于提升中通道彎曲剛度及提升側面性能零件,為平臺共用零件;排氣吊鉤15滿足平臺排氣的安裝,根據平臺需要,在X向焊接位置移動70mm;中通道設計考慮彎曲剛度及正碰性能的需求,其材料強度要求較高,由于高強度材料沖壓成型較困難,因此前期設計必須定義好材料的屬性,中通道可采用開口拉延方式共用模具生產,節(jié)省兩套模具費用,既滿足平臺需要,又節(jié)省開發(fā)費用。
地板上加強件17零件目的是為了提升偏置碰性能、減少駕駛室碰撞變形量,可以左右通用,為平臺共用零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未經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0289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