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豎向自吸式傳動潤滑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02735.1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038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許小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邯鄲宏大化纖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7/00 | 分類號: | F16C37/00;F16N7/36;F16N1/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元匯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3115 | 代理人: | 周大偉 |
| 地址: | 056046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豎向 傳動 潤滑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自潤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豎向自吸式傳動潤滑系統。
背景技術
軸承潤滑一直是機械傳動的一個關鍵環節,潤滑效果直接影響到傳動的機械效率,特別是轉速較高的傳動。轉軸為豎向安裝時,要使上面的軸承潤滑,需要較深的潤滑油使軸承蘸油潤滑,或者增設一套吸油潤滑裝置,使得潤滑成本加大,因此,需要針對豎向轉軸的軸承潤滑系統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出了一種豎向自吸式傳動潤滑系統,利用轉軸的動力吸油,甩至軸承處,對油面以上的軸承起到潤滑和降溫的作用,降低潤滑油了的使用量,降低設備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豎向自吸式傳動潤滑系統,該潤滑系統用于借助軸承豎向設置的轉軸中,潤滑系統包括潤滑油池和吸油機構,轉軸下端浸入潤滑油池中,關鍵點是,所述吸油機構包括在轉軸內部且沿轉軸軸向設置的中心油孔、分別設置于中心油孔上、下端頭且與之連通的甩油孔、抽油孔,所述甩油孔位置不低于軸承的上端面,抽油孔內端和外端中心的連線與外端中心處沿轉軸旋向的切線之間的夾角不小于90度。
所述的抽油孔內端和外端中心的連線與外端中心處沿轉軸旋向的切線之間的夾角為120度。
所述的抽油孔為沿轉軸中心呈中心對稱的兩個。
所述的抽油孔為沿轉軸中心呈環形陣列的一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轉軸的中心油孔與潤滑油池相連通,轉軸轉動,抽油孔內端和外端中心的連線與外端中心處沿轉軸旋向的切線之間的夾角不小于90度,則抽油孔外端口面向轉軸的轉動方向,潤滑油由抽油孔進入中心油孔,潤滑油在中心油孔中隨轉軸旋轉而向上運動,到達甩油孔高度后,潤滑油從甩油孔溢出,甩油孔的高度高于軸承,潤滑油甩出后灑在軸承上端面,起到油潤、降溫的作用。抽油孔內端和外端中心的連線與外端中心處沿轉軸旋向的切線之間的夾角不小于90度,有利于潤滑油灌入中心油孔,減小抽油孔對潤滑油的阻力,本實用新型直接在轉軸內部開中心油孔且利用轉軸的旋轉動力輸送潤滑油,無需增設吸油潤滑裝置,降低油池高度,設備復雜度降低,簡化操作過程,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傳動輪,2、油封,3、法蘭,4、軸承,5、軸套,6、轉軸,7、潤滑油池,8、油塞孔,9、機架,10、中心油孔,11、甩油孔,12、抽油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豎向自吸式傳動潤滑系統,該潤滑系統用于借助軸承4豎向設置的轉軸6中,潤滑系統包括潤滑油池7和吸油機構,轉軸6下端浸入潤滑油池7中,所述吸油機構包括在轉軸6內部且沿轉軸6軸向設置的中心油孔10、分別設置于中心油孔10上、下端頭且與之連通的甩油孔11、抽油孔12,所述甩油孔11位置不低于軸承4的上端面,抽油孔12內端和外端中心的連線與外端中心處沿轉軸6旋向的切線之間的夾角不小于90度。
本實用新型中潤滑油通過轉軸6中心的中心油孔10將潤滑油從下端抽吸到上面的軸承4,對油面以上的軸承4起到潤滑和降溫的作用,降低油池高度,節約潤滑油的用量,且無需增設抽油的復雜機構。
具體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轉軸6在其下端中心豎直向上鉆中心油孔10,轉軸6下部側壁鉆取抽油孔12,鉆孔后由油孔塞8將中心油孔10的下端開口密封起來,防止潤滑油泄漏。轉軸6通過軸承4安裝于軸套5內,軸套5安裝于機架9上,軸套5的上、下兩端分別由帶油封2的法蘭3和儲油油盒密封,儲油油盒內注入潤滑油形成潤滑油池7,轉軸6的上端伸出軸套5內且安裝傳動輪1,傳動輪1旋轉,轉軸6隨之旋轉,所述抽油孔12為沿轉軸6中心呈中心對稱的兩個,如圖2所示,抽油孔12內端和外端中心的連線與外端中心處沿轉軸6旋向的切線之間的夾角為120度,因此,抽油孔12的外端開口面向轉軸6旋轉的方向,當轉軸旋轉時,潤滑油被持續不斷地頂入抽油孔12中,并且,潤滑油沿中心油孔10不斷上升直至甩油孔11位置處被甩出;當所需抽油量較大時,轉軸6外壁上的抽油孔12可以設置為沿轉軸6中心呈環形陣列的一組。
潤滑油池7內裝潤滑油,轉軸6旋轉,潤滑油經抽油孔12進入中心油孔10,潤滑油向上運動至甩油孔11,甩油孔11高于軸承4的上端面,潤滑油由甩油孔11溢出灑在軸承4上,起到了潤滑、降溫的作用;抽油孔12有一定的方向性,轉軸6旋轉方向與抽油孔12的傾斜方向一致,減少抽油孔12對潤滑油的阻擋作用,防止紊流產生,為潤滑油被頂入中心油孔10提供了結構支持。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效果好,特別適用在轉軸6豎向安裝、轉速較高的場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邯鄲宏大化纖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邯鄲宏大化纖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027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