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摔手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02541.1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291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0 |
| 發明(設計)人: | 武海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海民 |
| 主分類號: | H04M1/18 | 分類號: | H04M1/1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立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 地址: | 056001***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智能手機領域,尤其涉及防摔手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造型也隨之不斷進行衍變,從最開始的黑白屏到現在的大尺寸LED屏幕。同樣的,現有技術中的手機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屏幕也是操控面板,一旦摔裂就需要更換,加之其體積較大,造價較高,人們往往選擇重新購置新機,這無疑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
現有技術中多采用手機套或粘貼防爆手機膜來防止手機摔碰,但是這種簡單的防護只適用于沖擊較小的情況,而且使用時間一長則會出現變形或從手機上脫落的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摔手機,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有效保證手機掉落在較為平整的地面上不會造成磕碰,提高手機的使用壽命和社會資源利用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防摔手機,包括手機機身,所述手機機身的角楞處一體向外延伸設有彈性構件。
本實用新型采用一體式設計,直接將彈性構件集成至機身的邊角處,保證彈性構件不會于機身脫離,避免了現有技術中手機套容易變形并與手機分離的缺陷,而且機身的厚度并沒有增加,不會降低消費者的感官體驗。
優選的,所述的彈性構件設置于手機機身的四個邊角處。
優選的,所述彈性構件的厚度大于手機機身的厚度。
優選的,所述彈性構件沿其厚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分別位于手機機身的屏幕和背殼的上、下方。
申請人經過系統研究發現,手機一般掉落在地時,通常分為邊角磕碰或機身與地面的平面摔碰,前者會導致手機邊角變形或破裂,后者會導致屏幕碎裂。所以本實用新型將手機的四個邊角處設置厚度大于機身的彈性構件,使得邊角處的彈性構件接觸地面,而且只要地面較為平整,四個彈性構件就能夠支架機身,有效防止機身直接與地面接觸,當然彈性構件受到震動時會帶動機身輕微跳起,但是始終是由彈性構件替代機身承受碰撞的沖擊力。而且為了提高彈性構件與地面的摩擦力以降低其跳起的程度,可以在彈性構件中增加用于減震物質,如中空的彈性構件中增加棉絲等,或者在彈性構件表面開設防滑紋等。
優選的,所述彈性構件的厚度中分線與手機機身的厚度中分線重疊。
優選的,所述彈性構件呈球體狀、圓型、橢圓體狀、橢圓型狀或多邊型狀。
優選的,所述的彈性構件由彈性材料制成。具體的可以為硅膠、橡膠等材質。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結構簡單,能夠有效保證手機掉落在較為平整的地面上不會造成磕碰,提高手機的使用壽命和社會資源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具體實施1中防摔手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具體實施1中防摔手機的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3為具體實施4中防摔手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防摔手機,包括手機機身,所述手機機身的四個邊角呈弧形,且一體向外延伸設有彈性構件,彈性構件的厚度大于手機機身的厚度,且彈性構件沿其厚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分別位于手機機身的屏幕和背殼的上、下方。所述彈性構件呈球體狀。
實施例2
防摔手機,包括手機機身,所述手機機身的四個邊角呈弧形,且一體向外延伸設有彈性構件,彈性構件的厚度大于手機機身的厚度,且彈性構件沿其厚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分別位于手機機身的屏幕和背殼的上、下方,所述彈性構件的厚度中分線與手機機身的厚度中分線重疊。所述彈性構件呈平面的圓型或橢圓型。
實施例3
防摔手機,包括手機機身,所述手機機身的四個邊角呈弧形,且一體向外延伸設有彈性構件,彈性構件的厚度大于手機機身的厚度,且彈性構件沿其厚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分別位于手機機身的屏幕和背殼的上、下方,所述彈性構件的厚度中分線與手機機身的厚度中分線重疊。所述彈性構件呈平面的圓型、橢圓型、多邊型或其他不規則型狀。
實施例4
如圖3所示,防摔手機,包括手機機身,所述手機機身的四個邊角呈直角,且一體向外延伸設有彈性構件,彈性構件的厚度大于手機機身的厚度,且彈性構件沿其厚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分別位于手機機身的屏幕和背殼的上、下方。所述彈性構件呈球體狀。
實施例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海民,未經武海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025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