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定轉子電機旋轉前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01289.2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811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梁泊山;黃林森;盧友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亞南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04 | 分類號: | H02K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寧德市東***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子 電機 旋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能源設備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雙定轉子電機旋轉前蓋。
背景技術
輪轂電機技術的最大特點是將動力、傳動和制動裝置都整合到輪轂內,因此將電動車輸的機械部分大大簡化。
輪轂電機技術能夠省略大量傳動部件,讓車輛結構更簡單、可實現多種復雜的驅動方式、便于采用多種新能源車技術。
新能源汽車電機常安裝在車底盤的中間或車輪旁邊,不利的情況是占據了中間位置或車輪邊上的位置,結構存在安全隱患;電機設計在車輪里,簡稱輪轂電機;但輪轂空間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間產生更大的功率,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現如今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和小排量車日益廣泛使用,但真正效率高的電動車、混動車卻不多。目前絕大部分的電動混動車其電機驅動部分結構復雜,成本高,且節能效果差,車子動力不佳。
目前輪轂電機所采用的為單轉子結構,單轉子結構的轉矩小,從而導致動力輸出小,不滿足市場的需求;單轉子電機的旋轉前蓋不適合于雙轉子電機使用,因此需要開發一種適用于雙轉子電機的旋轉前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用的雙定轉子電機旋轉前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雙定轉子電機旋轉前蓋,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轉前蓋本體10;所述旋轉前蓋本體10上設有與定子軸相配合的安裝孔1;所述旋轉前蓋本體10內設有軸承安裝槽2;所述旋轉前蓋本體10上設有若干螺栓安裝孔5;所述旋轉前蓋本體10的內側向內延伸形成有支撐架101。
優選地,所述旋轉前蓋本體10的前端向凹陷形成有旋轉定子座安裝槽4。
優選地,所述軸承安裝槽2內連接有鋼套3。
優選地,所述旋轉定子座安裝槽4內設有若干螺釘盲孔41。
優選地,所述旋轉前蓋本體10上設有若干螺栓盲孔6。
優選地,所述旋轉前蓋本體10上設有若干凹槽7,兩兩相鄰的凹槽7之間形成有加強筋8。
優選地,所述支撐架101上設有安裝槽10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緊湊、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方便安裝,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雙定轉子電機旋轉前蓋,包括旋轉前蓋本體10;旋轉前蓋本體10上設有與定子軸相配合的安裝孔1;旋轉前蓋本體10內設有軸承安裝槽2;旋轉前蓋本體10的前端向凹陷形成有旋轉定子座安裝槽4;旋轉前蓋本體10上設有若干螺栓安裝孔5;旋轉前蓋本體10的內側向內延伸形成有支撐架101。
本實用新型軸承安裝槽2內連接有鋼套3,用于安裝軸承。
本實用新型旋轉定子座安裝槽4內設有若干螺釘盲孔41。
本實用新型旋轉前蓋本體10上設有若干螺栓盲孔6。
本實用新型旋轉前蓋本體10上設有若干凹槽7,兩兩相鄰的凹槽7之間形成有加強筋8。
本實用新型支撐架101上設有安裝槽102。
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方便安裝,使用壽命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亞南電機有限公司,未經福建亞南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012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齒輪式傳感器防塵裝置
- 下一篇:一種河道平面二維水流模型糙率的率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