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提高抗震能力的通信塔基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00992.1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225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明(設計)人: | 顧松林;季利剛;孫雷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國動網絡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12/00 | 分類號: | E04H12/00;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王菊花 |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浦東新***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抗震 能力 通信 | ||
1.一種提高抗震能力的通信塔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組件、加強桿(1)和設置在箱體組件內部的支撐機構;
所述箱體組件包括底板(2)、圍繞底板(2)豎向設置的四個側板(3)、頂板(4)、斜桿(5)和第一支桿(6),四個所述側板(3)圍繞呈矩形結構且與底板(2)和頂板(4)圍成箱體,所述斜桿(5)與第一支桿(6)均有四個,各側板(3)均通過一個斜桿(5)與底板(2)連接,相鄰的兩個所述側板(3)之間均通過第一支桿(6)連接,所述第一支桿(6)水平設置,所述頂板(4)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為豎直貫穿孔,所述支撐機構的頂部經通孔伸出箱體組件;
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殼體(7)、第二支桿(8)、支柱(9)、連接法蘭(10)和抗震組件,所述殼體(7)設置在底板(2)上,所述殼體(7)的頂部穿過頂板(4),所述殼體(7)的頂部設有開口,所述支柱(9)豎向設置,所述支柱(9)的一端經開口伸出殼體(7),所述支柱(9)的另一端通過抗震組件與殼體(7)連接,所述連接法蘭(10)設置在支柱(9)的頂部,所述殼體(7)的外壁通過第二支桿(8)與底板(2)連接,所述第二支桿(8)有若干個,各第二支桿(8)在殼體(7)的周向均勻分布,所述殼體(7)的外壁通過加強桿(1)與第一支桿(6)垂直連接,所述加強桿(1)水平設置;
所述抗震組件包括套筒(11)、彈簧(12)和阻尼器(13),所述支柱(9)的底部通過阻尼器(13)與殼體(7)內部的底面連接,所述套筒(11)套設在支柱(9)上,所述套筒(11)與支柱(9)滑動連接,所述套筒(11)通過彈簧(12)與殼體(7)的內壁連接,所述彈簧(12)有若干個,各彈簧(12)在套筒(11)的周緣均勻分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抗震能力的通信塔基,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所述側板(3)之間通過連接件(14)螺栓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抗震能力的通信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組件的外周設有加固環(15),所述側板(3)通過螺栓與加固環(15)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抗震能力的通信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環(15)有兩個,兩個加固環(15)之間通過若干個傾斜設置的鋼條(16)連接,若干個所述鋼條(16)排列成連續的三角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抗震能力的通信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12)的外周套有波紋管(17),所述波紋管(17)的兩端分別與套筒(11)和殼體(7)的內壁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抗震能力的通信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設有配重物。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抗震能力的通信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下端面設有加強座(18)。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抗震能力的通信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座(18)包括框架和若干個在框架內交錯分布的加強條(19)。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抗震能力的通信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側板(3)和頂板(4)的制作材料為不銹鋼。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抗震能力的通信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13)為軟鋼阻尼器(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國動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國動網絡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0099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適應式拋光機
- 下一篇:一種金屬長桌的桌面加工拋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