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梁柱節點核心區混凝土施工縫留槎模具有效
申請號: | 201720199326.0 | 申請日: | 2017-03-01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554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1 |
發明(設計)人: | 康華為;李軍岐;孫濤;王亮;任非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雞建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04G13/00 | 分類號: | E04G13/00 |
代理公司: | 寶雞市新發明專利事務所61106 | 代理人: | 李鳳岐 |
地址: | 721006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梁柱 節點 核心區 混凝土 施工 縫留槎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工程施工領域,具體涉及梁柱節點核心區混凝土澆筑施工縫留槎的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梁柱節點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結構件施工比較常見,從施工方面講,由于此節點構造復雜,鋼筋綁扎密集,混凝土澆筑難度較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梁柱節點處主梁鋼筋綁扎時,在梁柱節點附近沿45°斜面從梁頂面到梁底面用2㎜網眼的密目鋼絲網分隔做為高低等級砼的分界,施工時,混凝土實行“先高后低”的澆搗原則,嚴格控混凝土澆筑順序,在混凝土初凝前,盡快澆筑樓面梁板的混凝土。若施工稍有疏忽質量就難以保證,且高低強度等級混凝土交界附近容易產生裂縫,這種傳統施工方法的缺陷是:混凝土一次澆筑完成后密目鋼絲網會留置在施工縫處梁柱混凝土內,不能周轉重復使用,且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重復周轉使用,且能根據不同梁斷面規格尺寸變換的梁柱節點核心區混凝土施工縫留槎模具,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梁柱節點核心區混凝土施工縫留槎模具,包括有主桿,在所述的主桿上活動設置有與主桿垂直的橫桿,在所述的橫桿上套設有一組立桿,所述的主桿和立桿均包括有安裝環,所述的安裝環套設在所述的橫桿上,在所述的安裝環上均設有長度相等支撐桿,在所述的支撐桿遠離安裝環一端設有支撐面,所述的支撐面與各支撐桿所在平面呈45°夾角,在所述主桿的安裝環上還設置有提手。
各所述的立桿對稱設置在主桿兩側等距排列。
采用上面結構的模具,可以根據梁柱尺寸變換更換主桿和立桿尺寸,立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減數量設定密度,確保澆筑節點面的混凝土不流失,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通過提手將置于兩種等級混凝土界面之間的模具取出,可重復周轉使用,節約了成本,而且在支撐桿端部設置45°支撐面方便模具根據施工要求定位,安裝拆除便捷、周轉率高、費用低、速度快、安全穩定性高等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主桿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立桿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該模具包括主桿1、立桿3和橫桿2,如圖3和圖4所示主桿1和立桿3均包括有安裝環4,安裝環4上均設有支撐桿5,立桿3和主桿1通過安裝環4套設安裝到橫桿2上,在主桿1的安裝環4上還設有提手7,提手呈T型設置,安裝中主桿1設置在橫桿2中心位置,立桿3根據實際情況設置若干個且對稱設置在主桿1兩側等距排列。其中主桿1和立桿3上的支撐桿5的長度相同。為了滿足梁柱分隔面45°的施工要求,在支撐桿5遠離安裝環4一端設置支撐面6,支撐面6與主桿1的支撐桿5和立桿3的支撐桿5所在平面呈45°夾角。使用中立桿3和主桿1可根據梁柱尺寸選擇支撐桿5長度,立桿3可以根據規格要求增減數量已達到密度要求,避免混凝土從縫隙流失。
如圖5所示在使用中支撐面6支撐在模板C上使主桿1和立桿3形成45°的斜面依靠在鋼筋框架上,首先澆筑立柱A部分高等級的混凝土,然后澆筑橫梁B部位低等級的混凝土,之后通過提手7將模具從混凝土中抽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雞建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寶雞建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993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廢舊釹鐵硼的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種對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