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霍爾磁性旋轉位移傳感器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98843.6 | 申請日: | 2017-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138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6 |
| 發明(設計)人: | 林源文;殷希;朱世林;何俊;許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恒春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5/14 | 分類號: | G01D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霍爾 磁性 旋轉 位移 傳感器 控制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感器,尤其涉及一種霍爾磁性旋轉位移傳感器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閥門的閥位變送器電路,將閥門開度的位移信號轉換成直流源信號輸出,從而通過工業控制系統控制閥門的精確位置,或者直接用于開度指示。目前的閥門的閥位變送器電路轉換精度普遍不高,性能可靠度低,功耗大,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霍爾磁性旋轉位移傳感器控制電路。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實用新型由第一電阻至第六電阻、第一電容至第三電容、磁性編碼器芯片和總線收發器組成,第一電阻至第三電阻均為10kΩ、第四電阻至第六電阻均為510Ω、第一電容為0.1uF、第二電容為10uF、第三電容為0.1uF、磁性編碼器芯片型號為AS5048A-HTSP、總線收發器型號為SN74HC245DWR;
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同時與電源正極和磁性編碼器芯片的第十一引腳連接,第一電容的第二端同時與磁性編碼器芯片的第十三引腳、第二電容的第一端和電源負極連接,第二電容的第二端與磁性編碼器芯片的第十二引腳連接,磁性編碼器芯片的第三引腳同時與第一電阻的第一端和總線收發器的第四引腳連接,第一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第二電阻的第一端、第三電阻的第一端、總線收發器的第一引腳、電源正極、總線收發器的第二十引腳和第三電容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與總線收發器的第六引腳連接,第三電阻的第二端與總線收發器的第五引腳連接,總線收發器的第十九引腳同時與總線收發器的第十引腳、第三電容的第二端和電源負極連接,總線收發器的第二引腳、第三引腳、第七引腳至第九引腳均與電源負極連接,總線收發器的第十六引腳與第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總線收發器的第十五引腳與第五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總線收發器的第十四引腳與第六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四電阻的第二端為AS5045-OUT接口,第五電阻的第二端為LIMIT-CLOSE-IN接口,第六電阻的第二端為LIMIT-OPEN-IN接口,總線收發器的第五引腳為LIMIT-CLOSE接口,總線收發器的第六引腳為LIMIT-OPEN接口,磁性編碼器芯片的第一引腳為AS6045-CS接口,磁性編碼器芯片的第二引腳為AS6045-CLK接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霍爾磁性旋轉位移傳感器控制電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磁性編碼器芯片在進行機械設計時無需考慮芯片初始零位和它所使用磁鐵磁極的精確配對,零位在組裝時通過簡單的SPI或I2C命令(無需特殊的編程設備)即可編程進芯片內部的存儲器。芯片內部霍爾傳感器可測量到垂直于芯片表面的磁場分量,并采用自校準方法消除信號偏移和靈敏度漂移。角度信息通過微控制器進行線性化和平均化處理,能實現精確到0.05°的角度測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第一電阻R1至第六電阻R6、第一電容C1至第三電容C3、磁性編碼器芯片U1和總線收發器U2組成,第一電阻R1至第三電阻R3均為10kΩ、第四電阻R4至第六電阻R6均為510Ω、第一電容C1為0.1uF、第二電容C2為10uF、第三電容C3為0.1uF、磁性編碼器芯片U1型號為AS5048A-HTSP、總線收發器U2型號為SN74HC245DWR;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恒春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揚州恒春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988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