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密封圈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97450.3 | 申請日: | 2017-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687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姚勝強;鮑曉萍;屠錫勇;姚國平;林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持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3/74 | 分類號: | F16C33/74;F16J15/328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知專利事務所33235 | 代理人: | 陸思宇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密封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密封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應用于軸套間隙中的新型密封圈。
背景技術
以往,在汽車和產業設備的各個領域中,采用用于將油、水等液體、空氣、煤氣等氣體密封于裝置內部的密封圈。密封圈由用彈性體成形的環狀構件形成,并且通過使用在被安裝于兩個構件的端面之間時朝徑向的彈性變形所產生的回彈力對該端面之間進行密封,因此能夠防止各種流體的泄漏。
現有的密封圈結構形狀單一,各部位的厚度一致,變形量基本相同,針對于軸套間隙結構比較復雜的產品,密封效果不好,安裝可靠性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密封圈,有效考慮了軸套間隙的密封問題,安裝可靠性更佳,有效性更高,密封效果更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密封圈,它包括內圈和外圈,所述內圈的厚度厚于外圈的厚度,內圈和外圈通過斜面體過渡連接;所述外圈的上、下端面均設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的截面為梯形。各部位的厚度不同,致使變形量不同,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充分滿足了軸套間隙的密封問題,內圈相對裝配空隙處為斜坡體,在受力后會對空隙進一步填充,使密封更持久。
作為優選,所述內圈的內壁中部設有內環形凸起,外圈的外壁中部設有外環形凸起,所述內環形凸起厚度薄于外環形凸起厚度。
作為優選,所述內圈的上、下端相互對稱,所述外圈的上、下端相互對稱。
作為優選,梯形環形槽兩個腰延長線的夾角為90°。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密封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各部位的厚度不同,致使變形量不同,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充分滿足了軸套間隙的密封問題;
2、考慮到從轉動軸心向外線速度的變化,對內圈、外圈各部位的厚度進行調整,使得裝配后各部分壓縮量產生變化,更符合各個位置的實際受力情況,提高密封有效性;
3、內圈相對裝配空隙處為斜坡體,在受力后會對空隙進一步填充,使密封更持久;
4、經測試,該結構密封圈,安裝可靠性更佳,有效性更高,密封效果更好,對比原有結構其有效壽命增加約50%。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內圈, 2、外圈, 3、斜面體, 4、環形槽, 5、內環形凸起,6、外環形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新型密封圈,它包括內圈1和外圈2,所述內圈1的厚度厚于外圈2的厚度,內圈1和外圈2通過斜面體3過渡連接;所述外圈2的上、下端面均設有環形槽4,所述環形槽4的截面為梯形,梯形環形槽4兩個腰延長線的夾角α=90°。
所述內圈1的內壁中部設有內環形凸起5,外圈2的外壁中部設有外環形凸起6,所述內環形凸起5厚度h1薄于外環形凸起6厚度h2。
所述內圈1的上、下端相互對稱,所述外圈2的上、下端相互對稱。
本實施例提供的密封圈,結構設計合理,密封性高,密封更加持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持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持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9745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滾子軸承
- 下一篇:一種重卡輪轂用配對密封圓錐滾子軸承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