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飼料添加劑混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96765.6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495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智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東方面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9/08 | 分類號: | B01F9/08;B01F15/06;B01F15/00;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啟鵬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403 | 代理人: | 方啟榮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飼料添加劑 混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飼料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飼料添加劑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飼料添加劑已經被很多人熟知,它加在飼料中,飼料添加劑在加入的時候一定要混合均勻,不然會影響飼料質量。
然而,傳統飼料添加劑的混合采用人工混合,不僅勞動強度大,且混合不均勻,影響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飼料添加劑混合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飼料添加劑混合裝置,包括左支撐架、右支撐架和位于左支撐架一側的帶有梯子的固定架,所述左支撐架和右支撐架之間設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對稱側壁上均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與左支撐架和右支撐架轉動連接,所述固定架上設有電機Ⅰ,所述電機Ⅰ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轉軸相連接,所述混合筒的一端設有錐形結構的料口,另一端上設有電機Ⅱ和電源箱,所述料口上設有密封蓋,所述混合筒內設有與轉軸垂直的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的一端與電機Ⅱ的輸出軸相連接,另一端設有導流桿,所述攪拌軸上設有若干個向料口端傾斜設置的攪拌葉,所述混合筒的內壁上設有若干個向料口端傾斜設置的電熱片,所述電熱片與攪拌葉交錯設置,所述電機Ⅱ和電熱片均與電源箱內的電源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導流桿為螺紋桿,攪拌軸的中心設有帶有內螺紋的中心槽,所述導流桿與中心槽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密封蓋的一側與混合筒鉸接,所述密封蓋與混合筒通過鎖緊螺栓連接。
優選的,所述混合筒的內壁上設有鍍鋅層。
優選的,所述混合筒的外壁上設有玻璃觀察窗。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飼料添加劑混合裝置,轉動混合筒,當料口位于上端時,打開密封蓋,向混合筒內加入飼料和添加劑,然后將密封蓋密封住料口,然后同時啟動電機Ⅰ和電機Ⅱ,在電機Ⅰ的作用下,驅動混合筒上下翻轉,在電機Ⅱ的驅動下,驅動混合筒內的攪拌軸360°旋轉,進而帶動攪拌葉360°旋轉,對混合筒內的飼料和添加劑進行混合攪拌,多方位同時混合,混合充分、徹底,且混合筒的內壁上安裝若干個向料口端傾斜設置的電熱片,電熱片在加熱的情況下,除了提高混合筒內的溫度,有利于混合作用外,還與攪拌葉配合交錯設置,增強混合效果,提高混合均勻度,攪拌葉和電熱片均向料口端傾斜設置,有利于后續排料,混合均勻后,關閉在電機Ⅰ和電機Ⅱ,轉動混合筒,使得料口位于下端,打開密封蓋,再次啟動電機Ⅱ,攪拌軸的下端連接導流桿,導流桿在旋轉過程中,有利于混合的物料快速排出,不易堵在料口,提高排料效率,導流桿為螺紋桿,導流桿與攪拌軸的中心槽螺紋連接,可以根據需要先調節導流桿的長度,使得導流桿可以深入用于接料的容器中,啟動電機Ⅱ后,帶動導流桿旋轉,使得排出的物料不易堆積在一處,無需人工再去處理,提高工作效率,密封蓋的一側與混合筒鉸接,密封蓋與混合筒通過鎖緊螺栓連接,便于打開,且不用將密封蓋取下來,操作方便,混合筒的內壁上涂有鍍鋅層,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延長混合筒的使用壽命,混合筒的外壁上安裝玻璃觀察窗,便于觀察混合筒內的混合情況,根據情況調節電機Ⅰ和電機Ⅱ的轉速,此設計,結構合理,操作便捷,混合均勻徹底,節約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攪拌軸的仰視圖。
其中,1-固定架,2-左支撐架,3-右支撐架,4-電機Ⅰ,5-聯軸器,6-轉軸,7-攪拌葉,8-攪拌軸,9-電源箱,10-電機Ⅱ,11-電熱片,12-玻璃觀察窗,13-導流桿,14-料口,15-密封蓋,16-鎖緊螺栓,17-中心槽,18-混合筒,19-鍍鋅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東方面粉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東方面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967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