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飛輪硬度測試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92657.1 | 申請日: | 2017-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701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5 |
| 發明(設計)人: | 譚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鋒儀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40 | 分類號: | G01N3/40;G01N3/04 |
| 代理公司: | 重慶樂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21 | 代理人: | 劉佳 |
| 地址: | 402181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輪 硬度 測試 工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飛輪硬度測試工裝。
背景技術
飛輪由于其側面形狀的不規則,導致在進行硬度測試時,難以平整地放在測試機的工作臺上,以至于影響了硬度測量的準確性,并且飛輪的夾持效果不佳,導致飛輪的硬度測試缺乏科學性,從而導致實現測試的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飛輪硬度測試工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飛輪硬度測試工裝,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側面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卡皆有轉動盤,所述底座上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設有凸塊,所述凸塊的一端連接在轉動盤上,所述凸塊遠離底座的一端設有夾持體,所述夾持體與底座之間通過第二回彈裝置連接,所述夾持體上設有用于限位凸塊的限位口,所述底座上方兩端設有豎板,兩個所述豎板之間連接有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上方設有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一側轉動連接有凸輪,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中部設有穿插口,所述穿插口內插設有打擊塊,所述凸輪的一側與打擊塊的一端相抵,所述打擊塊遠離穿插口的一端連接有抵壓板,所述夾持體上設有與抵壓板相對應的夾持槽。
優選地,所述打擊塊的側面設有卡塊,所述卡塊與第一支撐板的一側通過第一回彈裝置連接。
優選地,所述夾持體的一側設有與夾持槽連通的安裝口,所述夾持體上設有與安裝口連通的螺紋口,所述螺紋口內螺紋連接有鎖緊裝置。
優選地,所述底座的底面設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部粘接有防滑墊。
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結構簡單,可以將飛輪夾持于夾持體上,進而使得飛輪可以穩定于一定位置,進而通過凸輪的不斷轉動的過程中,進而使得打擊塊不斷上下移動,進而使得抵壓板可以擠壓飛輪與凸塊,從而使得飛輪可以更好地被測試硬度,從而使得數據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得到保障,從而實現快速高效地檢測飛輪硬度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飛輪硬度測試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轉動盤、3凸塊、4夾持體、5鎖緊裝置、6豎板、7第一支撐板、8第二支撐板、9凸輪、10打擊塊、11第一回彈裝置、12抵壓板、13第二回彈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一種飛輪硬度測試工裝,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面設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底部粘接有防滑墊,使得底座1與底面的接觸摩擦力增大,從而使得整個裝置的穩定性更佳,底座1的側面設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卡皆有轉動盤2,底座1上設有限位槽,限位槽內設有凸塊3,凸塊3的一端連接在轉動盤2上,凸塊3遠離底座1的一端設有夾持體4,夾持體4與底座1之間通過第二回彈裝置13連接,夾持體上設有用于限位凸塊3的限位口,底座1上方兩端設有豎板6,兩個豎板6之間連接有第一支撐板7,第一支撐板7的上方設有第二支撐板8,第二支撐板8的一側轉動連接有凸輪9,第一支撐板7的中部設有穿插口,穿插口內插設有打擊塊10,打擊塊10的側面設有卡塊,卡塊與第一支撐板7的一側通過第一回彈裝置11連接,使得打擊塊7可以在凸輪9的不斷打擊下,實現快速往復運動,夾持體4的一側設有與夾持槽連通的安裝口,夾持體4上設有與安裝口連通的螺紋口,螺紋口內螺紋連接有鎖緊裝置5,使得夾持體4可以具有彈性的效果,從而可以更好地檢測飛輪的硬度,凸輪9的一側與打擊塊10的一端相抵,打擊塊10遠離穿插口的一端連接有抵壓板12,夾持體4上設有與抵壓板12相對應的夾持槽。
本實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該裝置時,可以將飛輪夾持于夾持體4上,進而使得飛輪可以穩定于一定位置,進而通過凸輪9的不斷轉動的過程中,進而使得打擊塊10不斷上下移動,進而使得抵壓板12可以擠壓飛輪與凸塊3,從而使得飛輪可以更好地被測試硬度,從而使得數據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得到保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鋒儀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鋒儀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926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使用補充制冷循環的分離空氣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洛氏硬度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