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幼苗密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90868.1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178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燕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10 | 分類號: | A01G9/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幼苗 密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幼苗密植裝置。
背景技術
將播種苗或營養繁殖苗在苗圃中起出后,經過移栽繼續培育的苗木。通過移植的苗木能增加營養面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側、須根生長,提高質量,并且增進對造林立地條件的適應性。保證移植苗木成活的關鍵是保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除保持土壤濕潤外,還要保護好苗木的根系,防止失水。
在播種培育幼苗時,需要專門的裝置以提供合適的水分、陽光,現有裝置主要通過盒體式苗盤進行培育,但是這種裝置不容易控制營養土層中的水分含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幼苗密植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幼苗密植裝置,包括矩形框架,所述框架四周圍繞形成空腔,位于框架底部設置底板,所述底板上均勻分布出水孔,所述框架位于底板上方設置吸水層,位于吸水層上方鋪設營養土層,幼苗種子均勻散布在營養土層中。當向該密植裝置中噴灑雨水時,雨水先將營養土層濕潤,再順著營養土層向下流動并被吸水層吸收,當吸水層吸收水分達到飽和狀態時,多余的水分順著底板上的出水孔流出該密植裝置。
所述底板,吸水層,營養土層厚度之比為5:2:3。
所述底板下表面靠近兩端間隔設置一對滑槽,通過滑槽將該密植裝置置于支撐架上,可以達到較好的密植效果。
所述底板與框架四周密封連接或者底板與框架一體成形,底板下表面與框架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吸水層可以選用海綿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框架底板上設置出水孔,底板上設置吸水層,吸水層上鋪設營養土,種子散布在營養土上,從而達到保濕的效果,使得種子在生長過程中保持充足的水分,防止水分過多或過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底板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幼苗密植裝置,包括矩形框架1,框架1四周圍繞形成空腔7,位于框架1底部設置底板2,底板2與框架1四周密封連接或者底板2與框架1一體成形,底板2下表面與框架1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底板2上均勻分布出水孔6,框架1位于底板2上方設置吸水層3,吸水層3可以選用海綿材料,位于吸水層3上方鋪設營養土層4,幼苗種子均勻散布在營養土層4中,當向該密植裝置中噴灑雨水時,雨水先將營養土層4濕潤,再順著營養土層4向下流動并被吸水層3吸收,當吸水層3吸收水分達到飽和狀態時,多余的水分順著底板2上的出水孔6流出該密植裝置。進一步,在底板2下表面靠近兩端間隔設置一對滑槽5,通過滑槽5將該密植裝置置于支撐架上,底板2,吸水層3,營養土層4厚度之比為5:2:3,可以達到較好的密植效果。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燕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燕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908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促進乳房發育食療養生菜配方
- 下一篇:一種用于幼苗密植苗盤的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