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層建筑抗震框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88045.5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452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倪春;何敏娟;張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昆侖綠建木結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1/98 | 分類號: | E04B1/98;E04B1/19;E04H9/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93 | 代理人: | 韓鳳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層建筑 抗震 框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層建筑抗震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層建筑抗震框架。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高層建筑也呈現出飛速發展的現象,高層建筑占地面積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利于城市綠化,改善衛生環境,但高層建筑在建筑時施工難度較大,得從多個方面考慮到住戶的居住環境,抗震性能是所需考慮的重要因素,傳統的的高層建筑的建造,其框架都是采用一體式的建筑構造,在遇到地震時,整棟樓都跟著地面搖動,而且,樓層越高,擺動得越大。傳統的的高層建筑的防震措施就是采用加強整體框架結構的牢固性,這種方式的防震看似可行,但實際上存在諸多隱患,比如框架的立柱部分經受不起地震的快速擺動時容易斷裂而造成防震失敗。
經檢索,中國專利,申請號:201620011362.5;授權公開號:CN205314240U;發明名稱:一種抗震框架;該抗震框架包括立柱和橫框架,橫框架由相互連接的第二橫梁和第一橫梁組成,第二橫梁與立柱連接,第二橫梁的上端面制有內陷的上弧面,立柱下部設有套設于立柱的凸起的下弧面,下弧面與立柱之間設置有阻尼減震結構;相鄰抗震框架之間通過上弧面與下弧面配合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對框架的配合面進行改造,減小地震時的劇烈震動,用立柱內設置的阻尼結構逐漸消去震動能量,防止劇烈震動造成整體結構撕裂,但是該抗震框架中立柱與第一橫梁固定成矩形框,矩形框穩定性較差,需進行深一步改善提高抗震框架的穩定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高層建筑抗震框架,該框架通過橫梁、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固定桿的固定連接,使抗震單元的穩定性大幅度提高,上弧面與下弧面相配合,使多個抗震單元能夠固定連接,抗震板與減震墊均能提高抗震單元的穩定性,在高層建筑中抗震框架中,起到了抗震、防震和減災的作用,在地震中保證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為高層建筑抗震研究奠定了基礎。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高層建筑抗震框架,包括:多個抗震單元;所述抗震單元包括橫梁,所述橫梁上端兩側均設有上弧面,所述橫梁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所述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交叉排列,所述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的交叉連接處設有固定件,所述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的下端均設有抗震板,所述抗震板的下端設有下弧面;所述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靠近橫梁的一側均設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方向與橫梁垂直,所述固定桿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第二連接桿、第一連接桿的下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橫梁、固定桿、抗震板與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之間的連接方式均為焊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橫梁上端的上弧面內均設有減震墊。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上弧面是凹面,下弧面是凸面,所述上弧面與下弧面相匹配。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橫梁上端設有凹槽。
本實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是:抗震單元內的橫梁的兩端通過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交叉固定,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兩側通過固定桿固定,橫梁、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固定桿將抗震單元構成多個三角形框,三角形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有著穩固、堅定、耐壓的特點,使抗震單元的穩定性能大幅度提高,抗震單元內的上弧面內設有減震墊,可緩沖部分沖擊力,抗震板加大抗震力度,下弧面為凸狀結構,上弧面為凹狀結構,且上弧面與下弧面相匹配,便于各抗震單元的安裝連接,橫梁上的凹槽便于其余物體的固定,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防止其活動;本實用新型設計簡便,通過橫梁、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固定桿的固定連接,使抗震單元的穩定性大幅度提高,上弧面與下弧面相配合,使多個抗震單元能夠固定連接,抗震板與減震墊均能提高抗震單元的穩定性,在高層建筑中抗震框架中,起到了抗震、防震和減災的作用,在地震中保證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為高層建筑抗震研究奠定了基礎。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高層建筑抗震框架的抗震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高層建筑抗震框架結構俯視圖。
圖中:1橫梁、2第一支撐柱、3第二支撐柱、4上弧面、5下弧面、6減震墊、7固定桿、8固定件、9抗震板、10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昆侖綠建木結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昆侖綠建木結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8804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減震的建筑結構
- 下一篇:一種3D模塊帽型龍骨墻體與墻體的連接結構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