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吸水性束發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86040.9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821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明(設計)人: | 申載薰;邱永碧;鄭光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星宸整形美容醫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5D8/38 | 分類號: | A45D8/38;B32B5/02;B32B29/02;B32B7/12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中之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涂強 |
| 地址: | 40006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水性 束發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美容醫療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吸水性束發帶。
背景技術
在美容護膚、美容醫療領域,為了防止藥液在美容處理過程中流入頭發內,方便面部護理,通常需要使用束發帶或毛巾由額頭上部至耳部環繞包裹,但由于傳統的束發帶或毛巾吸水性不強,通過多層折疊使用時不僅由于與皮膚接觸的毛巾保水效果差,影響吸水效果,使用時仍有藥水由于吸收不及而溢流而下;且美容處理通常需要有時間間隔較長的多步清洗,毛巾鎖水性差,存在滴水現象,效用不佳;另一方面,多層折疊需要較大尺寸的毛巾,不方便包裹作業,也不利于洗滌及消毒,存在細菌交叉感染的隱患;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吸水性好的束發帶。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吸水性束發帶,其目的在于以較小尺寸的束發帶實現較高的吸水性及水分保持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吸水性束發帶,在束發帶本體的中部沿長度方向平行且對稱的設有第一夾層結構與第二夾層結構,所述第一夾層結構內包含有吸水性海綿,并在吸水性海綿周圍填充有絨毛纖維;所述第二夾層結構內包含有均勻混合高吸水性樹脂粉末的絨毛纖維團;束發帶本體在其兩端對應設有粘貼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夾層結構與第二夾層結構之間的間距與所述吸水性海綿的厚度差不大于10mm,并使得在以束發帶本體的寬度中點連線為對折線居中對折后,對折線與在第一夾層結構或第二夾層結構的場邊最小間距不大于3mm。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夾層結構與第二夾層結構的寬度均不大于8cm。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夾層結構與第二夾層結構的表層均為無紡布,在無紡布的內側粘貼有無塵紙。
進一步的,在束發帶本體靠第一夾層結構、第二夾層結構的外側還設有第一魔術貼子面、第二魔術貼子面。
進一步的,所述粘貼面包含有魔術貼粘接面、快粘膠粘接面中的其中一種。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束發帶以其寬度中點連線為對折線進行對折后,第一夾層結構、第二夾層結構即很好的貼合,且第一夾層結構、第二夾層結構在對折線一側的長邊能較為直接的對面部溢流的藥水等液體進行吸收;同時,可選擇使第一夾層結構或第二夾層結構處于頭發接觸層,第二夾層結構內有高吸水性樹脂,利用高吸水性樹脂在吸水后成為果凍狀的高吸水及高保水性能,能夠大量吸收并鎖住液體,適于短時多水量使用;第一夾層結構內填充的絨毛纖維與吸水性海綿具備較好的吸水性,在以第一夾層結構處于頭發接觸層或貼膚層使用時,與第一夾層結構貼合的第二夾層結構也能持續吸收第一夾層結構的水分,適于長時使用,既能充分吸收水分,且能將水分傳遞到第二夾層結構,保持第一夾層結構的吸水性。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⑴、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使用方便;
⑵、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夾層結構作為貼膚層,使用更靈活,適用范圍更廣;
⑶、能夠作為一次性束發帶使用,消除細菌病毒交叉感染的隱患;
⑷、能夠利用第一魔術貼子面、第二魔術貼子面粘貼其他毛巾,便于對頭發的保護及面部擦拭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中第一夾層結構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中第二夾層結構的橫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一種吸水性束發帶,在束發帶本體1的中部沿長度方向平行且對稱的設有第一夾層結構2與第二夾層結構3,所述第一夾層結構2內包含有吸水性海綿6,并在吸水性海綿6周圍填充有絨毛纖維9;所述第二夾層結構3內包含有均勻混合高吸水性樹脂粉末的絨毛纖維團10;束發帶本體1在其兩端對應設有粘貼面11,所述粘貼面11為快粘膠粘接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星宸整形美容醫院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星宸整形美容醫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8604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