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腕部脈搏波傳導時間無袖帶血壓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83721.X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208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曾慶寧;劉洋;鄭展恒;龍超;王群;陳澤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021 | 分類號: | A61B5/021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華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腕部 脈搏 傳導 時間 無袖 血壓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儀器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腕部脈搏波傳導時間無袖帶血壓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心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的疾病,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而血壓是人體重要的生理參數之一,能夠很好的反映出人體心臟和血管的功能狀況。而目前,最常用于檢測和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醫療裝置是電子血壓計,電子血壓計和傳統的水銀血壓計測量血壓的方法都只能得出某一時刻的高血壓和低血壓值,并不能實時的連續的記錄和顯示人體的血壓。因此,研究無創連續血壓測量方法有利于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預防和診斷,便于了解血壓的晝夜變化規律,可以預防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同時隨著人們的日常養生和保健意識的不斷提升以及近年來的穿戴式醫療監測設備的出現備受關注,定期的體檢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日益的保健的需求,現有裝置或設備,體積較大,使用不便,不能實時的、連續的檢測記錄血壓值的變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基于腕部脈搏波傳導時間無袖帶血壓測量裝置,該裝置,通過脈搏波傳導時間計算出血壓的值,可以實時采集脈搏波信號,將采集到的信號進行一些列計算得到血壓值,其具有連續性和實時性,體積較小,使用方便,成本較低,作為臨床血壓測量的補充,可以隨時的、及時的、實時的關注自己的血壓變化可以提前預防和發現血壓異常情況,對于及時治療患者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腕部脈搏波傳導時間無袖帶血壓測量裝置,包括順序連接的傳感器模塊、信號調理模塊、AD轉換模塊、單片機處理模塊、數據傳輸模塊和上位機模塊;所述的信號調理模塊,進一步包括順序連接的一級大電路、帶通濾波器、陷波器和二級放大電路,作用是將傳感器模塊采集到的脈搏波信號,經過一級放大電路進行放大,將放大的信號首先通過帶通濾波電路去除0.1Hz-100Hz范圍外的噪聲,然后將經過帶通濾波器的去噪的信號再次經過陷波器除去50Hz工頻干擾,再經過二級放大電路進行二次放大,放大后的信號要能滿足AD轉換模塊的工作要求。
所述的傳感器模塊為脈搏傳感器,作用是利用傳感器采集人體脈搏波信號。
所述的一級放大電路,包括第一運算放大器和第一滑動變電阻;第一運算放大器的負輸入端接地,正輸入端與傳感器模塊連接,1號管腳分別與第一滑動變電阻的一個固定端和滑動端連接,3號管腳與第一滑動變阻器的另一個固定端連接,2號管腳接地,信號輸出端與帶通濾波器連接;一級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為,其中Rg為滑動變阻器阻值,放大倍數G的大小設置可由滑動變阻器來調節。
所述的帶通濾波器,采用的壓控電源二階濾波器,構造一個截止頻率為0.1Hz的高通濾波器和一個截止頻率為100HZ的低通濾波器;包括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二運算放大器和第三運算放大器;第一電容的一端與一級放大電路中的第一運算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二電容的一端、第一電阻的一端連接;第二電容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電阻的一端、第二運算放大器的正輸入端連接;第一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二運算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第二電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運算放大器的負輸入端分別與第三電阻的一端、第四電阻的一端連接;第三電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二運算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第二運算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還與第五電阻的一端連接;第五電阻的另一端分別與第四電容的一端、第六電阻的一端連接;第六電阻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三電容的一端、第三運算放大器的正輸入端連接;第四電容的另一端與第三運算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第三電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三運算放大器的負輸入端與自身的信號輸出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837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實時健康監測系統
- 下一篇:引線固定結構以及可穿戴監測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