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引流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83171.1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850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樓乾;尹榮;李明;蔣峰;夏文佳;董高超;許林;張勤;賈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腫瘤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江蘇銀創律師事務所32242 | 代理人: | 孫計良 |
| 地址: | 210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引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胸腔腹腔手術后醫用的引流管。
背景技術
由于微創技術的進步,醫生會盡可能地通過微創進行胸腔腹腔內手術,從而減少病人的創傷和疼痛,加快病人手術后的恢復。病人進行胸腔腹腔微創手術后,胸腔腹腔內會有積氣和滲液。因此病人在手術結束后需留置引流管將氣體和液體引流出體腔。醫務人員一般會經微創孔放置引流管。現有技術下,病人胸腔內的氣體和液體排出通常需要兩根引流管,一根主要排出胸腔內的氣體,另一根主要排出胸腔內的液體。微創孔手術時,采用兩個或多個微創孔時,可以將兩根引流管分別插入兩個不同的微創孔內。隨著技術的提高部分手術可以經單微創孔完成,此時放置單根引流管難以達到充分引流氣液。另外留置引流管使患者活動受限,增加痛苦,應盡可能以最少的引流管達到最佳的引流效果。此外,由于滲液中含有纖維蛋白等容易形成固形成分導致引流管容易堵塞,引流管堵塞后引流效果大打折扣,同時加大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胸腔腹腔微創孔手術后,如何減少引流管數量,同時提高引流效果。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種引流管,包括兩根分叉管和主體管;所述兩根分叉管的根部與所述主體管的末端相連,使得所述兩根分叉管與主體管相連通,并使得所述兩根分叉管與主體管組成Y形結構;所述兩根分叉管為軟管。所述分叉管的末端側邊設有側向孔。
進一步,所述兩根分叉管與主體管呈一體化。
進一步,所述兩根分叉管合攏后呈截面呈圓形。
進一步,所述兩根分叉管的截面均為半圓形。
進一步,所述兩根分叉管合攏后所呈現的圓形截面直徑不超過主體管的直徑。
進一步,所述主體管的根部還安裝有球囊;所述球囊由彈性材料制成。
進一步,所述主體管的根部末端與所述球囊之間設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為彈性材料制成的軟管。
進一步,分叉管的長度為15~30厘米。
進一步,主體管末端至球囊之間的長度為25~50厘米;主體管的直徑為0.5~1.5厘米。
進一步,兩根分叉管1和主體管2均設有不透X線的鉛線。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兩根插入體內的分叉管分別排出體內積液和積氣,由于兩根分叉管同時接在主體管上,因而插入取出都比較方便,特別是兩根分叉管和主體管一體化設計使得插入體內部分拔管時自然合攏,叉管光滑不會卡住組織。
2、主體管根部的球囊設計使得當分叉管堵塞時,通過捏放球囊實現通管,從而方便醫護人員或者病人的護理人員進行通管作業,減少堵管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第一種實施方式下的兩根分叉管的截面示意圖。
圖3是第二種實施方式下的兩根分叉管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引流管,包括兩根分叉管1和主體管2。兩根分叉管1的根部與主體管2的末端相連,使得兩根分叉管1與主體管2相連通,并使得兩根分叉管1與主體管2組成Y形結構。兩根分叉管1的末端側邊分別設有側向孔11。分叉管1上的側向孔11用于排氣或排液。主體管2的根部安裝有球囊3。球囊3由彈性材料制成。主體管2根部的球囊3與主體管2的根部末端之間具有連接部21。連接部21用于連接胸瓶,由彈性材料制成。兩根分叉管1和主體管2呈一體化,從而使得分叉管1和主體管2相連接的部分管體表面沒有凸出,從而便于插入人體體內或從人體體內取出。兩根分叉管1為軟管,使得當分叉管1插入體內時,受體內組織阻擋能夠自然分開,而當分叉管1從人體拔出時,兩根分叉管1能夠相互合攏。兩根分叉管1相互合攏后截面呈圓形,兩根分叉管1合攏后所呈現的圓形截面直徑與主體管2的直徑相同或小于主體管2的直徑,從而使得當分叉管1從人體體內拔出時不會被卡住。
本實施例的引流管通體由醫用硅橡膠制成,使得兩個分叉管1和主體管2均具有一定的柔軟性和彈性,并使得球囊3具有一定的彈性。兩根分叉管1和主體管2均設有不透X線的鉛線,便于術后拍片確認引流管位置。鉛線設于兩根分叉管1和主體管2的管壁,并沿著管體軸向布局。本實施例中的球囊3是由主體管2根部局部膨大所形成。因此,連接部21具有與主體管2相同的直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腫瘤醫院,未經江蘇省腫瘤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831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影環快速壓緊的手動壓握工裝
- 下一篇:一種非觸摸式定位的前列腺擴裂導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