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人工湖擋墻防水毯上翻節點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81337.6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066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馮昊;李玉萍;楊發兵;李軍;韓友強;張謙;李明科;孟維哲;高浩然;魏永清;張震;孟令尹;崔秀生;夏海林;李猛;張冬;趙華穎;魏昌智;范貴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12 | 分類號: | E02B3/12;E02B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麗巖 |
| 地址: | 10007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工湖 擋墻 防水 毯上翻 節點 結構 | ||
1.一種人工湖擋墻防水毯上翻節點結構,位于人工湖的湖底與擋墻的轉角位置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湖底結構層、設置在湖底結構層上的豎向擋墻(1)、鋪設在湖底結構層與擋墻(1)轉角處的防水毯(2)以及壓設在湖底結構層與擋墻(1)轉角處、防水毯(2)外的臺階狀磚砌體組(8);
所述湖底結構層由下而上依次包括素土層(3)、礫石層(4)、沙土層(5)、粘土層(6)和卵石層(7),其中沙土層(5)包括上沙土層(51)和下沙土層(52);
所述防水毯(2)為膨潤土復合防水毯,呈L型布置;所述防水毯(2)的豎段緊貼在擋墻(1)上、且豎段的頂部超出磚砌體組(8)的頂部,防水毯(2)的橫段鋪設在上沙土層(51)和下沙土層(52)之間、且橫段的端部超出磚砌體組(8)底面端部;所述防水毯(2)豎段超出部分通過緊固件(9)與擋墻(1)固定;
所述磚砌體組(8)的底面緊壓在上沙土層(51)上,磚砌體組(8)的豎向側面緊壓在防水毯(2)的豎段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湖擋墻防水毯上翻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毯(2)由若干防水毯單元搭接而成,且防水毯(2)迎水面一側涂有25mm~30mm厚的水泥砂漿保護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人工湖擋墻防水毯上翻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沙土層(51)的厚度為50 mm~60mm;所述下沙土層(52)的厚度為50 mm~60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人工湖擋墻防水毯上翻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毯(2)的豎段長度大于或等于1000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人工湖擋墻防水毯上翻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9)為不銹鋼膨脹螺栓,沿擋墻(1)的縱向間隔布置;所述緊固件(9)至防水毯(2)豎段頂部的距離大于或等于100mm,縱向相鄰兩個緊固件(9)之間的間距為250mm~300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人工湖擋墻防水毯上翻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墻(1)的豎向側面上、位于磚砌體組(8)頂部上方還鋪設有石材面板(10);所述石材面板(10)的下部壓在防水毯(2)的豎段外側。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人工湖擋墻防水毯上翻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層(6)厚度為250 mm~350mm,其中粘土層(6)位于磚砌體組(8)的一側端面鋪設在磚砌體組(8)的臺階面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人工湖擋墻防水毯上翻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層(7)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0mm,卵石層(7)的頂面位于磚砌體組(8)的頂面以上,卵石層(7)靠近擋墻(1)的一側端面鋪設在磚砌體組(8)的臺階面和石材面板(10)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湖擋墻防水毯上翻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層(3)為夯實的素土層,夯實系數大于或等于90%。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人工湖擋墻防水毯上翻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墻(1)的基礎埋設在礫石層(4)中,基礎的底面澆筑在素土層(3)頂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8133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人工湖駁岸穿墻管與防水毯節點結構
- 下一篇:一種水利工程用護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