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風機進風口與機殼裝配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80493.0 | 申請日: | 2017-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551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馬明;梁雄;董慧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海威力風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42 | 分類號: | F04D29/42;F04D29/62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37224 | 代理人: | 董慶田 |
| 地址: | 264407 山東省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機 風口 機殼 裝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風機,具體地說是一種風機進風口與機殼裝配結構。
背景技術
風機在制作過程中,進風口、葉輪組等部件由于存在同心度等形位公差,累積以后在裝配時容易相互干涉,產生摩擦。尤其是型號相對較大及不配帶整體支架的風機,分體發貨現場組裝的情況下,葉輪與進風口同軸度更難以保證,這一問題尤為突出。以前為避免這一問題,把葉輪與進風口裝配間隙放到很大,雖然解決了相互摩擦的問題,但是導致葉輪與進風口間漏風率增加,影響風機效率,造成能源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機進風口與機殼裝配結構,解決工業通風、引風系統在裝配過程中進風口與葉輪進口徑向間隙較難把握的問題。可實現進風口徑向位置調節,達到與葉輪組同軸線,既解決了摩擦問題,又可減小配合間隙,增加風機效率,節省能源。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風機進風口與機殼裝配結構,包括進風口件和機殼,所述進風口件內端口連接葉輪組,進風口件外端口通過補強圈連接機殼的前側板。
所述補強圈一方面通過螺栓與進風口件自身外端口設置的法蘭盤進行連接固定,補強圈另一方面通過焊接的方式與機殼的前側板連接固定。
所述補強圈單獨制作,裝配前不與機殼焊接,所述補強圈為圓環狀,補強圈內徑小于進風口件自身外端口設置的法蘭盤外徑,補強圈外徑大于機殼的前側板開設的用來安裝進風口件的安裝孔的孔徑。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涉有效解決了風機在制作過程中,進風口、葉輪組等部件由于存在同心度等形位公差,累積以后在裝配時容易相互干涉,產生摩擦。尤其是型號相對較大及不配帶整體支架的風機,分體發貨現場組裝的情況下,葉輪與進風口同軸度更難以保證,這一問題尤為突出。以前為避免這一問題,把葉輪與進風口裝配間隙放到很大,雖然解決了相互摩擦的問題,但是導致葉輪與進風口間漏風率增加,影響風機效率,造成能源浪費。本設計可實現進風口徑向位置調節,達到與葉輪組同軸線,既解決了摩擦問題,又可減小配合間隙,增加風機效率,節省能源。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合理、操作簡單、安全可靠、易制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風機進風口與機殼裝配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進風口件與補強圈裝配圖;
圖3為圖2側視圖;
圖4為補強圈的結構圖;
圖5為進風口件與葉輪的徑向配合間隙示意圖。
圖中:1.進風口件;2.補強圈;3.整流筒;4.機殼;5.葉輪組;6.傳動組。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為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風機進風口與機殼裝配結構,包括進風口件1和機殼4,所述進風口件內端口連接葉輪組5,進風口件外端口通過補強圈2連接機殼4的前側板。
所述補強圈2一方面通過螺栓與進風口件自身外端口設置的法蘭盤進行連接固定,補強圈另一方面通過焊接的方式與機殼的前側板連接固定。
補強圈單獨制作,裝配前不與機殼焊接,所述補強圈為圓環狀,補強圈內徑小于進風口件自身外端口設置的法蘭盤外徑,補強圈外徑大于機殼的前側板開設的用來安裝進風口件的安裝孔的孔徑。
風機機殼補強圈2先單獨制作,先不與機殼前側板焊接為一體。補強圈作為單件制作完成后鉆孔攻絲與進風口件1用螺栓連接固定;進風口件外圍設置整流筒3。裝配時,將葉輪組5和傳動組6裝配,徑向定位后,機殼4按裝配工藝就位。自由調整進風口件和補強圈的位置,使進風口件與葉輪的徑向配合間隙“e”保持均勻,再將補強圈2與機殼前側板牢固焊接。將風機補強圈在裝配前作為調整葉輪徑向間隙的可動部件,脫離于機殼前側板??捎行浹a進風口、葉輪組等部件制作中產生的累積公差,避免裝配時徑向間隙不均勻,產生摩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海威力風機有限公司,未經威海威力風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804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