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機刷握壓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80387.2 | 申請日: | 2017-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842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明(設計)人: | 謝良華;許金亭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鴻基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27 | 分類號: | B23P19/027;H02K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傅崇安 |
| 地址: | 350008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機 刷握壓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刷握壓入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生產流水線上逐漸采用自動化加工設備替代人工操作,從而提高企業生產的效率。但現有設備還無法全部實現復雜工序的自動化組裝,如電機外殼中,需要壓接上一個握環就非常難以實現。因為握環要在電機殼內部安裝,而傳統的壓接工藝無法實現內部卡接這樣精確的作業,致使電機組裝的自動化難以實現。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精簡、造價成本低的電機刷握壓入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電機刷握壓入裝置,它包括頂壓在機殼上端的壓塊、用于固定刷握且將握環固定座壓入中心軸內的刷握壓入座以及帶動壓塊和刷握壓入座左右位移的壓入驅動組件;所述刷握壓入座設于壓入驅動組件前端,壓塊設于刷握壓入座前側上方,并且壓塊與壓入驅動組件之間設有聯動組件,壓塊通過聯動組件與刷握壓入座同步伸縮。
較之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壓塊和刷握壓入座屬于兩獨立運行部件,并且作用時間不同步,傳統設計通常采用兩個動力件分別控制,而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聯動組件,使壓塊隨著刷握壓入座同步伸縮,通過一個壓入驅動組件即可實現上述兩部件的運動,不僅簡化了整機結構,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推進桿和推動板之間設置的彈性延時件,有效解決了壓塊和刷握壓入座對定位機構的作用時間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機刷握壓入裝置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縱向截面視圖。
圖4是圖3中A-A剖視圖。
圖5是定位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縱向截面視圖。
圖7是圖5另一角度的縱向截面視圖。
圖8是伺服刷握定子壓入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的側視圖。
圖10是伺服刷握定子壓入機組裝過程示意圖(安裝定子和刷握)。
圖11是圖10中A處放大視圖。
圖12是伺服刷握定子壓入機組裝過程示意圖(安裝機殼)。
圖13是伺服刷握定子壓入機組裝過程示意圖(壓塊頂壓定位機殼)。
圖14是伺服刷握定子壓入機組裝過程示意圖(定子上升定位)。
圖15是伺服刷握定子壓入機組裝過程示意圖(刷握壓入)。
圖16是伺服刷握定子壓入機組裝過程示意圖(螺釘鎖定刷握)。
圖17是圖16中B處放大視圖。
標號說明:1機架、2定位機構、21機殼固定座、211定位銷、22定子固定座、221中心軸、222握環固定座、223通道、224彈性復位件、225環槽、23定子驅動組件、231頂壓氣缸、232安裝板、233導柱、234直線軸承、235彈簧頂板、236彈簧底板、237緩沖彈簧、3電機刷握壓入裝置、31壓塊、311螺釘定位孔、32刷握壓入座、33壓入驅動組件、331伺服電機、332絲桿、333滑動桿、34聯動組件、341豎向撥叉、342推進桿、343推動板、344彈簧固定座、345彈簧導桿、346延時彈簧、35副支架、351頂板、352導軌A、353滑塊A、354導軌B、355滑塊B、356通槽、4螺釘鎖定機構、41螺釘鎖定電機、411螺釘、42升降氣缸、5機殼、6定子、61握環、7刷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機刷握壓入裝置的實施例示意圖。
一種電機刷握壓入裝置,它包括頂壓在機殼上端的壓塊31、用于固定刷握且將握環固定座222壓入中心軸221內的刷握壓入座32以及帶動壓塊31和刷握壓入座32左右位移的壓入驅動組件33;
所述刷握壓入座32設于壓入驅動組件33前端,壓塊31設于刷握壓入座32前側上方,并且壓塊31與壓入驅動組件33之間設有聯動組件34,壓塊31通過聯動組件34與刷握壓入座32同步伸縮。
所述聯動組件34包括固設在壓入驅動組件33上的豎向撥叉341、設于豎向撥叉341上端的推進桿342、連接在壓塊31后側的推動板343以及設置在推進桿342和推動板343之間的彈性延時件。
設置聯動組件34,使壓塊31隨著刷握壓入座32同步伸縮,通過一個壓入驅動組件33即可實現上述兩部件的運動,不僅簡化了整機結構,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鴻基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福州鴻基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803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