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偽標簽制造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80373.0 | 申請日: | 2017-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429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國超;蘇文華;李增量;蕭思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碼鏈達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B7/04 | 分類號: | B05B7/04;B05B7/08;B05C11/06;B05B12/1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精誠新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劉小勤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湖***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偽 標簽 制造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偽標簽制造設備,包括自動噴涂裝置和干燥固化裝置。自動噴涂裝置將膠水和顆粒物的混合物自動噴涂于待噴涂載體上,以形成隨機顆粒物分布在載體上的防偽信息。干燥固化裝置將防偽信息干燥固化,形成防偽標簽。所述自動噴涂裝置包括一噴嘴、一高壓氣源、一料罐。噴嘴包括一噴出口和二吸入口,二吸入口分別連接高壓氣源和料罐。料罐向噴嘴輸入膠水和顆粒物的混合物,高壓氣源產生氣流推動混合物,在噴嘴內混合后,從噴出口噴出而對待噴涂載體進行噴涂。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防偽技術領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并降低了生產成本,且適應性強,方便對現有印刷及包裝設備進行改造,使其所加工的產品增加防偽功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防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偽標簽制造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大部分產品仍然使用傳統的條形碼作為產品信息識別代碼。但由于條形碼本身存儲信息能力的限制,越來越難以滿足企業和消費者的需求。隨著技術的進步,二維碼應用開始普及。二維碼的信息量大,具有編碼密度高、容錯能力強、譯碼可靠性高等特點,在倉儲、物流、產品溯源方面都有較廣泛的應用。雖然二維碼具有很多優點,但是二維碼容易被不法分子直接復制利用;二維碼單獨使用,并不具備防偽功能。因此,許多廠商開始使用隨機特征信息來制作防偽標簽,利用其難以復制的特點,達到防偽目的。
中國公開專利:CN203317850U,該專利文獻局部大尺寸纖維凸印防偽方法及其印刷物,突破了現行凸版印刷機不能使用大尺寸纖維油墨的局限,克服了“撒纖印刷系統(CN202378401U)”印刷速度慢、殘余纖維難于清理的不足,實現了通過印刷纖維油墨以形成隨機分布特征信息來實現高速度的目標。然而,通過印刷方式將隨機顆粒物印于載體上,需要昂貴的專用設備及較大的生產場地,導致產品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隨機顆粒物分布在載體上的防偽信息無法通過噴涂裝置來實現。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偽標簽制造設備,包括自動噴涂裝置和干燥固化裝置。自動噴涂裝置將膠水和顆粒物的混合物自動噴涂于待噴涂的載體上,以形成隨機顆粒物分布在載體上的防偽信息,干燥固化裝置將防偽信息干燥固化,形成防偽標簽。
進一步的,所述自動噴涂裝置包括一噴嘴、一高壓氣源、一料罐,噴嘴包括一噴出口和二吸入口,二吸入口分別連接高壓氣源的出氣口和料罐的出料口,噴嘴的吸入口載入膠水和顆粒物的混合物,高壓氣源產生氣體推動混合物,在噴嘴內混合后,從噴出口噴出而對待噴涂載體進行噴涂。
更進一步的,所述高壓氣源產生的氣體壓力為0.1-1.2MPa。
更進一步的,所述噴嘴數量為若干個,對待噴涂的載體進行同時或交替噴涂。
更進一步的,所述顆粒物和膠水的重量比為0.05-0.60。
更進一步的,所述膠水為紫外光固化或其它類型透明膠水。膠水用蔡恩3 號杯測量時的粘度控制在25-75秒。
更進一步的,所述顆粒物材料采用金屬或非金屬,顆粒物為數字、字母、符號、圖形、文字、文字局部形狀的顆粒物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其厚度為 0.01-0.8mm,顆粒物的最大直徑(非圓形顆粒的直徑為其最小包絡圓直徑)為 0.1-3.0mm。
進一步的,還包括吹平裝置,用于將隨機顆粒物吹平。
進一步的,所述自動噴涂裝置還包括一傳感器,傳感器采集到位信號并將該到位信號傳送到自動噴涂裝置的控制單元,以控制自動噴涂裝置將膠水和顆粒物的混合物噴涂于待噴涂載體上。
更進一步的,所述傳感器為光電傳感器、位移傳感器或圖像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上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碼鏈達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碼鏈達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803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