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有機物廢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173255.7 | 申請日: | 2017-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864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弓瑩;劉慧瑾;李霄;慕苗 | 申請(專利權)人: | 榆林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溫州市品創(chuàng)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 地址: | 719000 陜西省榆林***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物 廢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廢水凈化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有機物廢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用過后的水便成為工業(yè)廢水。工業(yè)廢水有較多一部分為有機廢水,這些有機廢水不能夠直接排放,直接排放易造成水質的富營養(yǎng)化,危害極大,并且會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伴有刺激性氣味,對環(huán)境及人們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現(xiàn)有的處理方法不能達到有機廢水處理的理想效果。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有機物廢水處理裝置,該有機物廢水處理裝置可消除有毒有害物質,滅殺病源微生物,綜合提高凈化水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有機物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廢水罐、紫外燈照射罐、膜過濾罐、吸附沉淀池、臭氧氧化裝置和生化裝置,所述廢水罐通過管路與所述紫外燈照射罐相連,所述紫外燈照射罐通過管路與所述膜過濾罐相連,所述膜過濾罐通過管路與所述吸附沉淀池的一側的下端相連,所述沉淀池的另一側的上端通過管路與所述臭氧氧化裝置相連,所述臭氧氧化裝置的上端與所述生化裝置的上端相連通,所述生化裝置的下端設置有排出管;各個管路上均設置有開關閥。
優(yōu)選地,所述膜過濾罐安裝有垂直設置的過濾網(wǎng)。
優(yōu)選地,所述吸附沉淀池內安裝有呈水平設置的沉淀過濾膜。
優(yōu)選地,所述有機物廢水處理裝置還包括空氣管,所述空氣管的一端與所述臭氧氧化裝置相連。
優(yōu)選地,所述有機物廢水處理裝置還包括臭氧管,所述臭氧管的中部與所述臭氧氧化裝置相連通,所述臭氧管的一端與所述生化裝置相連通。
優(yōu)選地,所述生化裝置內設置有墊板和生物填料,所述墊板的上方設置有所述生物填料。
優(yōu)選地,所述生化裝置的下端設置有反洗進水管,其上端設置有反洗出水管。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有機廢水處理裝置,結構簡單,采用多重處理工序、處理效果好,加工制造方便,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有利于生態(tài)平衡和環(huán)境保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有機物廢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廢水罐 2、紫外燈照射罐 3、膜過濾罐 4、開關閥 5、吸附沉淀池 51、沉淀過濾膜 6、臭氧氧化裝置 61、空氣管 62、臭氧管 63、臭氧曝氣頭 64、第一空氣曝氣頭 65、第二空氣曝氣頭 7、生化裝置 71、反洗進水管 72、反洗進水管頭 73、生物填料 74、反洗出水管 75、排出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有機物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廢水罐1、紫外燈照射罐2、膜過濾罐3、吸附沉淀池5、臭氧氧化裝置6、生化裝置7。廢水罐1通過管路與紫外燈照射罐2相連,紫外燈照射罐2通過管路與膜過濾罐3相連,膜過濾罐3通過管路與吸附沉淀池5的一側的下端相連,沉淀池5的另一側的上端通過管路與臭氧氧化裝置6相連,臭氧氧化裝置6的上端與生化裝置7的上端相連通,生化裝置7的下端設置有排出管75;各個管路上均設置有開關閥4。
在本實施例中,膜過濾罐3安裝有垂直設置的過濾網(wǎng)31,進行初步過濾,膜過濾罐3底部設置有第一沉淀開口。
在本實施例中,吸附沉淀池5內安裝有呈水平設置的沉淀過濾膜51,可以進行再次過濾,吸附沉淀池5底部設置有第二沉淀開口。沉淀過濾膜51內過濾孔的直徑小于過濾網(wǎng)31內過濾孔的直徑。
在本實施例中,臭氧氧化裝置6設置有與外界相連通并用以通入空氣的空氣管61及與所述空氣管相連通的第一空氣曝氣頭64,臭氧氧化裝置6還設置有與臭氧發(fā)生器相連并用以通入抽樣的臭氧管62及與臭氧管62相連通的臭氧曝氣頭63。空氣和有機廢水先充分混合后形成廢水-空氣的氣液混合液,臭氧再與廢水-空氣的氣液混合液進行混合,增大了臭氧與廢水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臭氧對有機廢水進行氧化降解,提高處理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生化裝置7的底部設置有墊板,墊板的上方安裝有多個用以分解有機廢水的生物填料73,所述墊層7由石塊等組成,用以支撐生物填料;生物填料73由多孔的PVC材質構成,生物填料73呈球形,增加生物填料的比表面積,生物填料73內填充有可降解有機廢水的微生物。
生化裝置7的下端設置有反洗進水管71,反洗進水管71的一側設置有反洗進水管頭72,生化裝置7的上端設置有反洗出水管74。可以利用清水將生物填料73內過多的雜質沖洗出去,以恢復生物填料73內微生物的活性。空氣管61還通過第二空氣曝氣頭65與生化裝置7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榆林學院,未經(jīng)榆林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7325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