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高速傳動的離合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72638.2 | 申請日: | 2017-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877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明(設計)人: | 寇英奇;張曉光;周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工業大學;張曉光 |
| 主分類號: | F16D27/02 | 分類號: | F16D27/02;F16D27/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100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高速 傳動 離合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高速傳動的離合器,特別是涉及離合器的嚙合類型及高速轉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離合器分為適用于低速轉動和適用于高速轉動兩種,然而適用于低速轉動的多為齒輪嚙合方式,這種方式的離合器在由分離狀態轉變為一體狀態時噪音大且極大程度的傷害齒輪,影響使用壽命;適用于高速轉動的離合器多為摩擦式離合,利用逐漸增大摩擦力的方式來使離合器的主動輸出軸和從動軸結合,這種方式的離合不能像齒輪方式來快速傳遞動力,且利用摩擦力的方式損害離合器構件,減短離合器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高速傳動的離合器,以解決現有離合器高速轉動時不能利用齒輪嚙合方式來傳遞動力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高速傳動的離合器,包括從動軸盤、主動軸盤和離合裝置;
所述從動軸盤外壁上焊有支架桿、離合桿孔及電磁鐵凹槽;
所述支架桿為通過旋扣連接翹板中間段使翹板可以支架桿為支點旋轉,離合桿孔為離合桿提供導向作用,電磁鐵凹槽為固定電磁鐵;
所述電磁鐵通過鋼軸連接在翹板尾端,二者可相對轉動,離合桿頂端通過旋扣與翹板前端連接,二者可相對旋轉;
所述主動軸盤中心部分具有特殊式凹槽滑道,滑道中有凹點,可使離合桿伸進并夾住;
所述離合桿孔、支架桿、電磁鐵凹槽在從動軸盤上“一”字型排列為一組,每120度分布一組,共分布3組;
所述連接電磁鐵的鋼軸上套有彈簧,彈簧一端抵住電磁鐵,另一端抵住翹板;
所述主動軸凹槽滑道上的凹點共有3個,均勻分布,每120度一個凹點。
使用方法:本實用新型利用杠桿原理,當電磁鐵通電時,彈簧收縮,翹板彈簧端下降,離合桿上升,此時離合器為分離狀態,當電磁鐵斷電時,彈簧回復初始位置,翹板彈簧端上升,離合桿端下降,離合桿伸進凹點鎖死主動軸盤,此時離合器為一體運動狀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在主動輸出軸高速轉動下可穩定快速的離合傳遞給從動軸的動力;
2、相比摩擦式離合器增大摩擦來實現離合,避免了摩擦對離合器零件的消耗以及增大摩擦力時所用的時間;
3、相比齒輪式離合器對齒輪的消耗,大大的減少了對離合器零件的消耗。使離合器使用壽命更長;
4、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在高速轉動中快速離合方面,例如越野賽車離合器方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從動軸盤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動軸盤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離合裝置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中:1-主動軸盤,2-從動軸盤,3-支架桿,4-離合桿孔,5-電磁鐵凹槽,6-主動軸凹槽滑道,7-凹點,8-離合桿,9-翹板,10-離合桿旋扣,11-鋼軸,12-鋼軸旋扣,13-電磁鐵,14-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的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介紹: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適用于高速轉動的離合器,其特征是主動軸盤1與從動軸盤2呈內外互套的方式,所述主動軸盤1上的凹槽滑道6與從動軸盤2上的離合桿孔4在同一軸線上,從動軸盤2的外壁上焊接有支架桿3,支架桿3一側為離合桿孔4,另一側為電磁鐵凹槽5,三者呈一線排列,共排列3組分布在從動軸盤2外壁上,每組間隔120度,所述主動軸盤1上有主動軸滑道6,主動軸滑道6上間隔120度分布一個凹點7,凹點與滑道連接部分為光滑曲面,離合桿8底端為板球面形狀,可穿過離合桿孔4卡在凹點7中,離合桿8上端通過旋扣10與翹板9前端連接,旋扣10可轉動,翹板9后端通過旋扣12連接鋼軸11,鋼軸11下端伸進電磁鐵13,同時鋼軸11外壁套入彈簧14,電磁鐵13固定在電磁鐵凹槽5中,翹板9中部通過旋扣連接在支架桿3上,二者可相對轉動,與翹板9前部連接的離合桿8穿入離合桿孔4中。
初始狀態為主動軸盤1高速轉動,電磁鐵13固定在電磁鐵凹槽5中,電磁鐵13處于給電狀態,由于電磁鐵13磁力作用,將鋼軸11收入電磁鐵13中,彈簧14處于壓緊狀態,支架桿3為支點,由于杠桿原理,離合桿8處于上升狀態,不接觸主動軸凹槽滑道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工業大學;張曉光,未經遼寧工業大學;張曉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7263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