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71628.7 | 申請日: | 2017-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926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唐金峰;李平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三國精密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31/02 | 分類號: | F16K31/02;F16K27/04;F16K11/06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滌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氣 流量 控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
背景技術
隨著新型燃氣具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程度越來越高,燃氣被人們廣泛使用。而傳統燃氣具的控氣裝置一般為手動控制裝置,在使用燃氣具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手動調節燃氣的進氣量,難以保證了進氣的時間以及準確性,從而導致燃氣具的加熱溫度或加熱時間不準,影響燃氣具的使用效果。并且有些燃氣具由于使用者的誤操作,容易出現安全問題。
并且由于燃氣具的控氣裝置的調節范圍較小,導致加熱的溫度范圍也較小,適用的環境限制較大。
綜上所述,目前的燃氣具的控氣裝置存在調節準確性不高,安全性差以及調節范圍小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現旨在提供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以自動開啟閥門,電動控制閥門的大小,從而控制進氣量,實現自動控制代替手動控制,提高了調節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并且采用多部件配合控制進氣量,有效增大了控制范圍。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具有這樣的特征,包括:閥體、進氣控制組件以及流量調節組件,閥體開設有一條形空腔,條形空腔的一端為圓形空腔,條形空腔的另一端為非圓形空腔,圓形空腔底部開設有一個及以上出氣孔,且一出氣孔分別對應一出氣通道并連通,非圓形空腔底部開設有第一進氣孔,且第一進氣孔與一進氣通道連通;
其中,進氣控制組件包括作用端和驅動端,驅動端可拆卸的設置于閥體上,作用端設置于進氣通道內;
流量調節組件包括驅動裝置、固定部件以及可動部件,驅動裝置可拆卸的設置于閥體上,且驅動裝置的驅動軸垂直設置于圓形空腔的中心,圓形空腔內的驅動軸上沿圓形空腔底部向外的方向依次套設有可動部件和固定部件,且固定部件上開設有一第二進氣孔,且在固定部件貼合可動部件的一側開設有一變截面的弧形第一通氣槽,且第一通氣槽的最大截面處與第二進氣孔連通,在可動部件上開設有一第三進氣孔,且在可動部件背離固定部件的一側開設有一弧形第二通氣槽,且第三進氣孔連通于第二通氣槽。
上述的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其中,第一通氣槽的變截面沿同一方向變化,從最大截面處沿弧形的設置方向逐漸減小。
上述的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其中,固定部件的截面為圓形,可動部件截面同樣呈圓形設置,且固定部件與可動部件同圓心。
上述的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其中,第二通氣槽所在弧形的長度大于一個及以上出氣孔之間所在弧形的長度。
上述的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其中,閥體上且位于條形空腔上部設置有封蓋,封蓋與閥體通過螺紋連接,且閥體與封蓋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上述的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其中,固定部件背離可動部件的一側與封蓋之間設置有壓緊彈簧,且壓緊彈簧的一端抵靠在固定部件上,壓緊彈簧的另一端抵靠在封蓋上。
上述的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其中,進氣控制組件為截止閥組件。
上述的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其中,進氣通道背離第一進氣孔的一端套設有“O”型圈。
上述的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其中,可動部件套設于驅動軸上的孔為矩形孔;或固定部件套設于驅動軸上的孔為圓孔。
上述技術方案的積極效果是:1、直接將進氣通道與外部出氣設備和閥體的條形空腔連通,有效縮短了進氣通道的長度,降低了成本;2、在進氣通道上設置“O”型圈,提高了連接的密封性,且能適應密封面不平的情況;3、設置截止閥組件控制進氣通道的啟閉,結構更簡單,更易實現啟閉控制;4、設置變截面的第一通氣槽,并配合可動部件上的第三進氣孔,實現氣體流量的調節,調節更加準確;5、設置等截面額第二通氣槽,并與閥體上的出氣孔配合,且通過驅動裝置帶動可動部件旋轉,從而實現分別調節進入出氣孔中氣體的量,有效擴大了調節范圍;6、設置截止閥組件和驅動器,可實現自動控制閥的啟閉與調節,安全性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動氣流量控制閥的實施例的結構圖;(圖紙需提供白底黑邊的線條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閥體的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可動部件與固定部件的裝配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可動部件的一視角的結構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可動部件的另一視角的結構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固定部件的一視角的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三國精密機電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三國精密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716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