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掛底組合魚鉤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71061.3 | 申請日: | 2017-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179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建勇 |
| 主分類號: | A01K83/00 | 分類號: | A01K83/00;A01K83/06;A01K93/00;A01K95/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域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莊市裕***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掛底 組合 魚鉤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鉤,具體的說是一種防掛底組合魚鉤。
背景技術
現有魚鉤在釣魚時經常出現掛底和陷泥的情況,一旦發生掛底便很難將鉤拉上來,使用很不方便。此外,在釣魚前通常需要在一定的范圍內拋灑餌料來誘魚,這種方法不僅浪費餌料,而且誘魚不集中,難以達到提高上鉤率的效果。再者,現有魚鉤在上餌料時比較麻煩,需將餌料手捏成型,容易出現魚鉤刺破手的情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防掛底組合魚鉤,以解決現有魚鉤易掛底陷泥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防掛底組合魚鉤,包括支桿、浮體、釣鉤、鉛墜和餌碗,所述浮體、所述鉛墜和所述餌碗分別設置在所述支桿上,所述浮體位于所述支桿的上部,所述餌碗位于所述支桿的下部,所述鉛墜位于所述餌碗的碗體內或碗體底部,在所述支桿的頂端設有拉環,所述釣鉤通過魚線與所述拉環相接,連接釣鉤的魚線的長度應保證可使所述釣鉤下垂到所述餌碗的碗口處。
所述餌碗穿套在所述支桿上,在所述支桿的底端設有承托餌碗的承托件。
所述承托件為螺帽,與所述支桿螺紋相接。
所述餌碗固接在所述支桿上。
所述鉛墜呈圓錐形,其中心線與支桿的軸心線相重合,所述鉛墜的底面貼向餌碗的碗底。
所述餌碗為熒光體或反光體,其碗口為圓形或正多邊形。
所述浮體為帶有中心孔道的空心或輕質球體,所述支桿從所述浮體的中心孔道中穿過。
所述釣鉤有3—8個,每個釣鉤通過一根魚線與支桿上的所述拉環相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優點,無需特別的學習和經驗即會使用;本實用新型結構上輕下重,在水中能保持直立狀態,且魚鉤會隨著餌料的消耗上浮,有效防止了掛底和陷泥的情形發生,能適應各種水域使用,且能實現全水層釣魚;餌料盛裝在餌碗內,魚在吸食餌料時受阻力小,更容易將魚鉤吸入嘴中,能夠實現集中誘魚,高效釣魚的目標;鉛墜位于餌碗內,不易丟失,更加環保。
本實用新型適用性強,可用于海竿、手竿等各種魚竿,并設置多種型號適用于不同大小的魚類,餌碗設置為熒光體或反光體可于夜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桿,2、釣鉤,3、餌碗,4、餌料,5、承托件,6、鉛墜,7、拉環,8、浮體,9、魚線。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包括支桿1、浮體8、釣鉤2、鉛墜6和餌碗3,支桿1的頂端設有拉環7,支桿1由上向下依次套接浮體8、鉛墜6和餌碗3,浮體8為輕質球體,支桿1穿過餌碗3的碗體內底部中心,餌碗3用于盛裝餌料4,優選碗口呈圓形,餌碗3可為用熒光材料制備成的熒光體,也可為反光體,方便夜間釣魚使用。支桿1底端固定設有一承托件5,承托件5可為螺帽,與支桿1的底端螺紋相接。
浮體8、鉛墜6和餌碗3可固定套接在支桿1上,浮體8位于拉環7下方,餌碗3位于支桿1底部,鉛墜6位于餌碗3內;浮體8、鉛墜6和餌碗3也可活動套接在支桿1上,當魚鉤入水后,受浮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餌碗3和鉛墜6自動下沉在支桿1的底部,浮體8上浮至支桿1上部,即拉環7的下方。魚線9和釣鉤2可為3—8個,每個釣鉤2均通過一根魚線9與拉環7相連,當浮體8位于拉環7下方時,魚線9繞搭在浮體8上方表面并將釣鉤2向下垂到餌碗3的碗口處,以便釣魚前將釣鉤2能夠埋進餌料4中。鉛墜6呈圓錐形,鉛墜6的中心線與支桿1的軸心線重合,鉛墜6的底面貼向餌碗3的碗底面。魚線9選取柔韌性較大的線材,以減少魚線9對釣鉤2活動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餌料4放入餌碗3中,將釣鉤2的鉤尖向外均勻間隔地埋進餌料4中即可,餌料4的選擇范圍廣,且不必進行手捏成團工序,釣鉤2受固著力小,便于魚將釣鉤2吸食到嘴里。魚鉤入水后,由于上輕下重,魚鉤保持豎直狀態不會傾倒,類似不倒翁結構,有效防止了掛底陷泥的情況發生,在餌料4消耗的過程中,受浮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整個魚鉤逐漸上浮,由此可實現全水層的釣魚,餌料4耗盡后魚鉤浮到水面,提示釣魚者重新裝入餌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建勇,未經張建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710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