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玻璃退火窯余熱回收利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70310.7 | 申請日: | 2017-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182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曉亮;周玉成;劉建召;孟祥偉;劉鴻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F22B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 地址: | 117000 遼寧省本溪***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玻璃 退火 余熱 回收 利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余熱能源回收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指一種玻璃退火窯余熱回收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浮法玻璃屬高能耗產業,目前我國三百多條生產線中以日產平板玻璃600-1200噸為主。生產中退火窯的生產工藝是將玻璃板均勻降溫,以消除玻璃板在成型過程中的機械應力和殘余熱應力,玻璃在退火窯內閉路熱風循環區內的溫度梯度由600℃降至200℃左右,依玻璃比熱容的物理特性,每噸玻璃退火冷卻后所釋放的熱值為334400KJ/h,除約20%的熱值由退火窯殼體外表面散失外,均以熱風形式至車間外排空,平均排風溫度在250℃以上,以一條日產800噸浮法生產線為例,每小時排空熱值約為11×106KJ/h,折合標煤為410kg,常年穩定的熱排放所導致的資源浪費是巨大的,且直接排放對環境也相當不利。因此,現有的退火窯排熱方式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從而將熱能排放有效地利用,以減少能源的浪費和環境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余熱轉化率高、節能綠色環保的玻璃退火窯余熱回收利用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玻璃退火窯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包括換熱器,所述換熱器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結構,換熱器的入口端與退火窯的外排風口連接,換熱器的出口端設有風機;所述換熱器內設有兩個整流板,兩個整流板將換熱器的內腔分成依次連通的一級換熱倉、二級換熱倉和三級換熱倉;所述一級換熱倉內設有蒸汽加熱管,二級換熱倉內設有蒸汽發生器,三級換熱倉內設有預熱管,預熱管兩端通過管路分別連接蒸汽發生器和外部水源,加熱管的入口端與蒸汽發生器連接,且蒸汽加熱管的輸出端上設有溫控閥。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蒸汽發生器上設有循環換熱管,蒸汽發生器設于換熱器的外側且與預熱管連接,循環換熱管固設于二級換熱倉內且與蒸汽發生器連接。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換熱器上設有自控裝置,蒸汽發生器上設有液位檢測器,預熱管與外部水源之間設有補液閥,自控裝置分別與風機、溫控閥、液位檢測器和補液閥電連接。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循環換熱管和預熱管分別通過管路連接在排污管上。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玻璃退火車間的熱排風進入換熱器內,依次對蒸汽加熱管、循環換熱管和預熱管進行熱交換,使蒸汽發生器產生的水蒸氣加熱到150-200℃,從而滿足應用環節需求,可有效轉化和利用玻璃退火余熱,減少熱排放。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外排風口;2、換熱器;3、蒸汽發生器;4、預熱管;5、外部水源;6、蒸汽加熱管;7、排污管;21、整流板;22、一級換熱倉;23、二級換熱倉;24、三級換熱倉;25、風機;26、自控裝置;31、循環換熱管;32、液位檢測器;33、溫控閥;41、補液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未經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703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直進式勻質鋼絲拉拔設備
- 下一篇:一種鋼絲拉拔用壓線張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