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放油螺栓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70031.0 | 申請日: | 2017-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552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杰;張裕林;張林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安市金森標準件廠 |
| 主分類號: | F16B35/00 | 分類號: | F16B3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薛輝 |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放油螺栓。
背景技術
放油螺栓是與油箱出油孔連接的緊固密封件,在有些高壓油箱中使用的放油螺栓在放油時,一旦放油螺栓上的兩側放油孔與油箱貫通后會噴濺出來,給環境帶來較大的污染,極易影響工人的工作情緒,為避免放油污染問題,必須重新設計改變放油螺栓結構。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將油朝一個方向引出并可收集的放油螺栓,從而減少放油污染。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放油螺栓,包括螺栓頭和螺桿,所述的螺桿上靠近所述螺栓頭的一側設有環形凹槽,在所述的螺桿中軸位置上設有連通孔,在所述的環形凹槽的直徑方向上設有與所述連通孔貫通的放油孔,所述的環形凹槽上設有與所述放油孔相對應的弧形凹槽,所述的放油孔從所述的弧形凹槽的底部穿出,在所述的放油孔內設置有引出管,所述引出管的一端為呈封閉狀態的封閉端,在所述引出管靠近封閉端的周面上開有側口,該側口朝向螺桿上的連通孔,將引出管的封閉端按壓至所述放油孔內時,所述引出管的側口與所述連通孔相貫通。
所述的引出管的長度與所述環形凹槽的直徑相匹配。
所述的引出管為銅材質。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達到的有益效果為:放油螺栓從油箱出油孔中旋出至放油孔暴露出來時,由于放油孔內設置有引出管,此時引出管的側口與放油孔的孔壁相接觸,使得油還不能從引出管中引出,然后將引出管的封閉端按壓至放油孔內時,引出管的側口與連通孔相貫通,使得油從引出管的開口引出同時通過皮管套接在引出管上使油流進油桶內收集,這樣便實現了可將油朝一個方向引出并可收集的技術效果,從而減少放油污染。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爆炸圖;
圖3為引出管的封閉端未按壓時的狀態圖;
圖4為引出管的封閉端按壓至放油孔內時的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的描述,只用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放油螺栓,包括螺栓頭1和螺桿2,螺桿2上靠近螺栓頭1的一側設有環形凹槽21,在螺桿2中軸位置上設有連通孔22,在環形凹槽21的直徑方向上設有與連通孔22貫通的放油孔23,環形凹槽21上設有與放油孔23相對應的弧形凹槽3,放油孔23從弧形凹槽3的底部穿出,在放油孔23內設置有引出管4,引出管4的一端為呈封閉狀態的封閉端41,在引出管4靠近封閉端41的周面上開有側口42,該側口42朝向螺桿2上的連通孔22,如圖4所示,將引出管4的封閉端41按壓至放油孔23內時,引出管4的側口42與連通孔22相貫通。
引出管4的長度與環形凹槽21的直徑相匹配。這樣可使結構更加合理可靠,但將引出管4的封閉端41按壓至放油孔23內時,引出管4另一端的開口可伸出環形凹槽21的周面,方便通過皮管連接,同時在裝配不會影響整體結構。
引出管4為銅材質。由于銅不易生銹,這樣可延長引出管的使用壽命。
實施例中,放油螺栓從油箱出油孔中旋出至放油孔23暴露出來時,如圖3所示,由于放油孔23內設置有引出管4,此時引出管4的側口42與放油孔23的孔壁相接觸,使得油還不能從引出管4中引出,然后將引出管4的封閉端41按壓至放油孔23內時,具體如圖4所示,引出管4的側口42與連通孔22相貫通,使得油從引出管4的開口引出同時通過皮管套接在引出管4上使油流進油桶內收集,這樣便實現了可將油朝一個方向引出并可收集的技術效果,從而減少放油污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安市金森標準件廠,未經瑞安市金森標準件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700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