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桿型電感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69597.1 | 申請日: | 2017-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727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葉天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磬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24 | 分類號: | H01F27/24;H01F27/30;H01F27/40;H01F17/04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展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308 | 代理人: | 馮衛東 |
| 地址: | 523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電感器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桿型電感器結構涉及桿型的小型電感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桿型電感器是將線圈繞匝在桿型鐵芯上,再將線圈的出線端與電容器相連,如圖1所示,為此其桿型鐵芯一般都做成六棱柱以便于桿型鐵芯的兩端被夾具夾持,使繞匝線圈時不會因為鐵芯打滑而造成線圈匝數不準確,影響產品質量。此現有技術的缺陷是桿型鐵芯必須預留兩端的夾持部,如此使得桿型鐵芯做的較長,材料成本耗費較高,同時也給后續的封裝工序造成較高的成本費用,產品的簡單化、小型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再者使用此種桿型鐵芯進行線圈繞匝時需要分段更換不同的繞匝方式以滿足產品質量參數的要求,耗工費時,殘次率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的桿型電感器結構,不但結構簡單,而且材料成本低,裝設效率高,電感器質量明顯提高。
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桿型電感器結構,包括桿型鐵芯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桿型鐵芯10為圓柱體,在該圓柱體上套設有預制的復數個空心線圈20和復數個間隔體112,所述間隔體112將所述復數個空心線圈20分隔開;在間隔體112中置有電容器113且各電容器113的兩端分別同相應的間隔體112兩側的電接腳30相連。
上述一種改進的桿型電感器結構,所述間隔體112與桿型鐵芯10通過粘合劑固定。
采用上述本技術方案,在圓柱形桿型鐵芯10上將間隔體112和提前預制好的空心線圈20套設到圓柱形桿型鐵芯10上,然后再將空心線圈的出線端與電容器相連。如此結構無需利用夾具將桿型鐵芯夾住進行線圈的繞匝,節約了大量的人工,同時桿型鐵芯也可做的更小,降低了材料成本,也使得產品更加小型化。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桿型電感器鐵芯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桿型電感器鐵芯結構示意圖。
圖3、圖4、圖5所示為采用本實用新型桿型電感器鐵芯套設線圈過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桿型電感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見圖2、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桿型電感器結構實施例。包括桿型鐵芯10,所述桿型鐵芯10為圓柱體,在該圓柱體上套設有預制的五個空心線圈20和六個間隔體112,六個所述間隔體112將五個所述個空心線圈20分隔開,所述間隔體112與桿型鐵芯10通過粘合劑固定。在間隔體112中置有電容器113且各電容器113的兩端分別同相應的間隔體112兩側的電接腳30相連。
采用本實施例桿型鐵芯結構,首先,在圓柱形桿型鐵芯10上將間隔體112套設并用粘合劑固定,如圖3所示,然后將事先預制好的空心線圈20套設到圓柱形桿型鐵芯10上,然后再將另一個間隔體112套設到桿型鐵芯10上,如圖4、圖5所示。如此重復套設,再將空心線圈20的出線端與電容器113相連即可,如圖6所示。如此結構無需利用夾具將桿型鐵芯夾住進行線圈的繞匝,節約了大量的人工,同時桿型鐵芯也可做的更小,降低了材料成本,也使得產品更加小型化。
上述實施方式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不是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與權利范圍,凡依據實用新型申請專利保護范圍所述的內容做出的等效變化和修飾,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磬電子(東莞)有限公司,未經鴻磬電子(東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695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低噪音干式電抗器
- 下一篇:一種濾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