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沖壓模具的冷卻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66874.3 | 申請日: | 2017-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839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少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炳燊模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6 | 分類號: | B21D37/16;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維律師事務所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開發大***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沖壓 模具 冷卻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沖壓模具的冷卻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沖壓模具,是在冷沖壓加工中,將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沖壓模具是沖壓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工藝裝備,是技術密集型產品,沖壓件的質量、生產效率及生產成本等均與模具設計和制造有直接關系。目前,一般的沖壓模具上沒有冷卻裝置,沖壓過程中通常是向工件所在處直接噴灑冷卻水對沖壓過程中的模頭與工件進行降溫,然而由于模頭跟上模做上下的往復運動,當模頭沖壓完一個工件后會向上移動,而模頭向上移動的過程中冷卻水噴頭保持位置固定不變而不能跟著模頭向上運動,因此模頭向上移動后將不能接觸到冷卻水,從而使得模頭被冷卻降溫的時間短,冷卻效果不好,而模頭向上移動期間,冷卻水未起到冷卻的作用,直接流走,浪費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沖壓模具的冷卻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沖壓模具不具有冷卻裝置做上下往復運動、從而使得冷卻效果不好且浪費資源的技術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沖壓模具的冷卻機構,包括下模座、導桿、上模、下模和第二冷卻管,下模座的左右兩側設置有套管,且套管通過連接座與導桿連接,導桿的頂部固定有上模座,且上模座的下方中間固定有基座,基座的底部與上模連接,且基座的左端設置有第一進液管連接頭,基座的右邊連接有第一出液管連接頭,且第一進液管連接頭與第一出液管連接頭在基座與上模內部通過第一冷卻管連接,下模安裝在下模座的中間位置,且下模的左邊設置有第二進液管連接頭,下模的右邊設置有第二出液管連接頭,且第二進液管連接頭與第二出液管連接頭在下模內部通過第二冷卻管連接。
優選的,所述上模與下模之間放置有加工件。
優選的,所述第一進液管連接頭的外部與第一進液管連接,且第一出液管連接頭的外部與第一出液管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進液管連接頭的外部與第二進液管連接,且第二出液管連接頭的外部與第二出液管連接。
優選的,所述上模與下模的冷卻介質為液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設備在上模和下模中分別設置有第一冷卻管和第二冷卻管,并且通入液氮作為冷卻劑,有效的帶走了上模和下模在沖壓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且冷卻管為豎直的安裝方式,在起到冷卻作用的同時極小的降低了上模和下模的剛性,為該模具的正常工作提供了保障,總之,該設備克服了現有沖壓模具不具有冷卻裝置做上下往復運動、從而使得冷卻效果不好且浪費資源的技術缺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模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模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下模座;2-第二進液管;3-套管;4-第二進液管連接頭;5-連接座;6-導桿;7-上模座;8-第一進液管;9-第一進液管連接頭;10-基座;11-第一出液管;12-第一出液管連接頭;13-上模;14-加工件;15-下模;16-第二出液管連接頭;17-第二出液管;18-第一冷卻管;19-第二冷卻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炳燊模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炳燊模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6687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