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配電網10KV電纜故障定位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66793.3 | 申請日: | 2017-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051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剛;滕殿祥;李加正;曾智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南京供電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8 | 分類號: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于忠洲 |
| 地址: | 21001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配電網 10 kv 電纜 故障 定位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纜檢測終端,尤其是一種配電網10KV電纜故障定位終端。
背景技術
配電系統在電力系統中處于系統的末端,是電能輸送的最后一環。它直接承擔著對用戶的供電,因此配電系統的運行水平直接影響用戶對用戶的供電質量。隨著城市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電纜因其規劃和環境影響的優越性,電力線路越來越多使用電纜線路,城市電纜率逐年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其電纜故障查找問題。由于電纜線路埋在地下,如果每次采用人工巡線的方法查找故障,每次查找和排除故障至少需要幾個小時,且破壞城市路面,故障查找效率很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采用人工巡線的方法查找故障,每次查找和排除故障至少需要幾個小時,且破壞城市路面,故障查找效率很低。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配電網10KV電纜故障定位終端,包括機殼、抱箍、穿線管、太陽能電池板以及電纜故障顯示器;在機殼內設有控制器、GPS模塊、存儲器、GSM模塊、蓄電池、充放電電路以及數據采集器;抱箍安裝在機殼的側面;在機殼的頂部右側設有插管;在太陽能電池板的底部設有兩個鉸接座;在一個鉸接座上鉸接有調節螺桿,在調節螺桿上旋合有調節螺母,調節螺桿的下端插裝在插管上;另一個鉸接座鉸接安裝在機殼的頂部左側;穿線管安裝在機殼的側面,且在穿線管的上端設置為弧形彎折,使得穿線管的上管口朝下;電纜故障顯示器的顯示信號端通過采集電纜連接至數據采集器的采集端上;采集電纜穿設在穿線管內;控制器分別與GPS模塊、存儲器、GSM模塊以及數據采集器相連;太陽能電池板的電壓輸出端通過充放電電路連接至蓄電池的充電端口;蓄電池的放電端通過充放電電路為控制器、GPS模塊、存儲器、GSM模塊以及數據采集器供電。
采用將采集電纜穿設在穿線管內,并在穿線管的上端設置為弧形彎折,從而實現電纜故障顯示器的故障顯示信號采集,并通過GSM模塊將位置和故障進行遠程無線發送,起到了實時遠程監控;采用太陽能電池板能夠實現太陽能供電,確保終端長期有效運行;采用抱箍方便將終端安裝在線桿上;采用調節螺母、調節螺桿以及插管構成太陽能電池板的角度調節機構,方便根據安裝位置進行角度調節。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限定方案,在穿線管的上管口處設有錐形罩蓋。采用錐形罩蓋能夠起到絕緣子的作用,防止雨天穿線管導電。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限定方案,在太陽能電池板的底部設有配重塊。采用配重塊實現太陽能電池板的穩定安裝。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限定方案,在機殼的側面鉸接安裝有側門。采用側門方便機殼內部器件的檢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將采集電纜穿設在穿線管內,并在穿線管的上端設置為弧形彎折,從而實現電纜故障顯示器的故障顯示信號采集,并通過GSM模塊將位置和故障進行遠程無線發送,起到了實時遠程監控;采用太陽能電池板能夠實現太陽能供電,確保終端長期有效運行;采用抱箍方便將終端安裝在線桿上;采用調節螺母、調節螺桿以及插管構成太陽能電池板的角度調節機構,方便根據安裝位置進行角度調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殼,2、側門,3、抱箍,4、太陽能電池板,5、插管,6、調節螺母,7、調節螺桿,8、穿線管,9、弧形彎折,10、錐形罩蓋,11、采集電纜,12、電纜故障顯示器,13、配重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的相關內容,但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配電網10KV電纜故障定位終端包括:機殼1、抱箍3、穿線管8、太陽能電池板4以及電纜故障顯示器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南京供電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南京供電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667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