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SMA自復位抗震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65840.2 | 申請日: | 2017-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236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6 |
| 發明(設計)人: | 米永剛;張海龍;張明明;李慶瑞;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京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V1/00 | 分類號: | G01V1/00;E04H9/02;E04B1/9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61215 | 代理人: | 賀建斌 |
| 地址: | 710123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ma 復位 抗震 檢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物地震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SMA自復位抗震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行業的高速發展,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也顯得格外的重要。目前,在建筑物抗震檢測系統中,一般通過傳感導線將其地震信號傳送至終端,保障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現有的抗震檢測系統存在直觀化和準確性差的缺點,不方便攜帶。
智能材料的發展給防震減災領域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形狀記憶合金(簡稱SMA)的開發,給抗震檢測監控帶來了新思路。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SMA自復位抗震檢測系統,實現檢測直觀化和準確化,輕便利于攜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SMA自復位抗震檢測系統,包括外圍鋼板1,外圍鋼板1左右連接的通過隔板2將外圍鋼板1隔成相互連通的上腔和下腔,外圍鋼板1的上腔安裝有滑動鋼板5,滑動鋼板5的左右兩側和疊型橡膠3連接,疊型橡膠3卡在外圍鋼板1和隔板2之間,滑動鋼板5和外圍鋼板1、隔板2之間設有球形鋼珠4,隔板2的端頭設有鋼珠擋塊6;
滑動鋼板5的下方通過彈簧7和質量球8連接,質量球8的左右兩側連接有絕緣連接體9,質量球8位于外圍鋼板1的下腔,下腔的四個角連接有鋼塊11,每側的鋼塊11和該側的絕緣連接體9通過SMA絲10連接,SMA線10上設有的傳感導線12和終端13連接。
所述的質量球8在無地震作用下保持在外圍鋼板1的下腔室的中心部位。
所述的疊型橡膠3為抗老化氧化型疊型橡膠。
所述的疊行橡膠3周圍設有橡膠保護層,橡膠保護層的成分為塑料抗老化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采用傳感導線12將地震作用傳遞至終端13,通過終端13實現檢測直觀化和便捷化,避免了傳統檢測的復雜,不靈活性。
2、本實用新型除終端13外的部件均設置在外圍鋼板1內,節約空間,輕便利于攜帶。
3、SMA絲10可以全方位的檢測監控地震作用且在地震作用后自動恢復。
4、疊型橡膠3可以緩沖地震作用下的水平方向上的外部荷載。
5、含塑料抗老化劑的橡膠保護層保護了疊型橡膠3,且使其抗氧化,抗老化,從而延長了整個裝置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一種SMA自復位抗震檢測系統,包括外圍鋼板1,外圍鋼板1左右連接的通過隔板2將外圍鋼板1隔成相互連通的上腔和下腔,外圍鋼板1的上腔安裝有滑動鋼板5,滑動鋼板5的左右兩側和疊型橡膠3連接,疊型橡膠3卡在外圍鋼板1和隔板2之間,滑動鋼板5和外圍鋼板1、隔板2之間設有球形鋼珠4,隔板2的端頭設有鋼珠擋塊6,疊型橡膠3是用來調節來自于水平方向的外部荷載;
滑動鋼板5的下方通過彈簧7和質量球8連接,質量球8的左右兩側連接有絕緣連接體9,質量球8位于外圍鋼板1的下腔,下腔的四個角連接有鋼塊11,每側的鋼塊11和該側的絕緣連接體9通過SMA絲10連接,SMA線10上設有的傳感導線12和終端13連接,傳感導線12將SMA線10的受力信息內容傳遞至終端13。
所述的質量球8在無地震作用下保持在外圍鋼板1的下腔室的中心部位。
所述的疊型橡膠3為抗老化氧化型疊型橡膠。
所述的疊行橡膠3周圍設有橡膠保護層,橡膠保護層的成分為塑料抗老化劑。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當進行建筑物地震檢測監控時,將外圍鋼板1連接在墻頭上,如遇到地震作用,質量球8會因其作用最先感知,再通過傳感導線12將SMA絲10感知的質量球8受力信息傳遞給終端13,球形鋼珠4使滑動鋼板5更靈敏的滑動,橡膠墊塊3和緩沖地震作用下的水平方向上的外部荷載,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檢測的便捷化,人力資源的節約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京學院,未經西京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658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