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蚯蚓養殖裝置的框架連接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64822.2 | 申請日: | 2017-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339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曉東;何丹;何銳;毛成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鑫溢佳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61153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蚯蚓 養殖 裝置 框架 連接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蚯蚓養殖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蚯蚓養殖裝置的框架連接機構。
背景技術
蚯蚓是一種優良的蛋白提供源,并且可以作為魚餌、飼料等。目前蚯蚓養殖一般是在土地中平面養殖,其缺點是蚯蚓易逃逸,不便于集中管理,且土地利用率較低,同時蚯蚓的產出較低,后期收集不便利。
為解決以上問題,現代化的蚯蚓養殖通常是采用箱式養殖的方式。箱式養殖中所使用的養殖裝置基本是由多層的框架上下組合而成,每層框架內可用于蚯蚓養殖或堆肥等不同用途,多層框架上下組合的箱式養殖方式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層結構空間,提高蚯蚓養殖的效率。
另外,為了讓各層框架之間能夠實現與空氣的相互流通,各相鄰的框架通過立柱和定位孔連接,從而有效實現上層的框架底面高度高于其相鄰下層的框架頂面高度。蚯蚓在養殖過程中,蚯蚓的總體重在逐漸增大,若成形蚯蚓和幼年蚯蚓分離不及時,會導致養殖蚯蚓的框架的總重逐漸增大,對與其相鄰的下層框架的壓力逐漸增大,導致在后期分離框架過程中,例如清洗或替換,常常會出現養殖蚯蚓的框架和與其相鄰的框架不便分離。
實用新型內容
前述出現框架不便分離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在養殖蚯蚓的框架的總重逐漸增大的過程中,對其下層的框架的壓力逐漸增大,由于立柱和定位孔的壓力接觸面通常是一開始即緊密接觸,在壓力增大過程中,導致立柱和定位孔的壓力接觸面呈過緊狀態,在此狀態下分離框架就會需要使用更大的力,導致分離不便。
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蚯蚓養殖裝置的框架連接機構,其可以有效地實現在養殖蚯蚓后更為便利的分離相鄰框架。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蚯蚓養殖裝置的框架連接機構,所述框架連接機構包括有立柱和定位孔,所述立柱或定位孔分別與框架的底面或框架的頂面固定連接;
所述定位孔的孔徑由所述定位孔的底面向上逐漸增大,所述定位孔的側壁與豎直方向具有第一夾角;
立柱設置在定位孔中以形成緊固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夾角位于[0.5,1.5]°范圍內。
優選的,所述第一夾角是1°。
優選的,所述定位孔與立柱的相互的壓力接觸面之間的高度位于[0.4,0.6]mm范圍內。
優選的,所述壓力接觸面之間高度是0.6mm。
優選的,所述定位孔的高度大于立柱的長度。
優選的,所述定位孔的側壁與頂端通過導向壁連接,所述導向壁與豎直方向具有第二夾角,所述第二夾角與第一夾角分別位于同一豎直方向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第二夾角位于[0.5,1.5]°范圍內。
優選的,所述第二夾角是1.5°。
優選的,所述立柱固定連接框架的底面,所述定位孔固定連接框架的頂面。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蚯蚓養殖裝置的框架連接機構,所述框架連接機構利用定位孔的孔徑從底面向上逐漸增大的方式,同時立柱需要與定位孔形成緊固連接,從而有效避免立柱與定位孔的底面直接接觸,并且有效減少了立柱與定位孔的側壁直接接觸的面積;當蚯蚓養殖裝置在養殖蚯蚓過程中,即使蚯蚓的重量在增加,框架的總重隨之增加,由于本實用新型立柱與定位孔的接觸面積減少,立柱在框架重量的增加而下降的過程中,立柱與定位孔的接觸面也不容易形成過緊狀態,框架的分離也不需要付出較多的力,便于其分離。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蚯蚓養殖裝置的框架連接機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定位孔的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蚯蚓養殖裝置的內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方式及實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鑫溢佳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市鑫溢佳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648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產養殖溫度調節裝置
- 下一篇:一種昆蟲培養用溫濕度自動控制式培養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