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拉筋補彎鉗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62895.8 | 申請日: | 2017-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005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郝士明;田生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郝士明 |
| 主分類號: | B21F1/00 | 分類號: | B21F1/00;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1410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 地址: | 0306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拉筋補彎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鋼筋加工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拉筋補彎鉗。
背景技術
在建筑領域中使用拉筋時,在要求先在鋼筋加工臺上把拉筋加工好,然后運到現場直接安裝。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拉筋兩端彎鉤應為135度,彎鉤平直長度抗震區為10D,非抗震區為5D,D為拉筋直徑。安裝時必須采取從所要拉接的外側鋼筋端部套入,同時由于要鉤住縱橫鋼筋交點,所以拉筋就位后才能綁扎內側鋼筋,安裝難度大,速度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拉筋補彎鉗,使拉筋安裝難度小,速度加快。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拉筋補彎鉗,包括下鉗柄,上鉗柄和轉軸,所述下鉗柄和上鉗柄通過轉軸連接,其中:所述的下鉗柄由下施力臂、下鉗頭、拉筋限位塊和鉗鉤組成,下施力臂和下鉗頭相連接構成變形乙字形,在下鉗頭的右部設有下轉軸孔,在下鉗頭的左部頂端的兩側對稱設有拉筋限位塊,在下鉗頭上位于拉筋限位塊的右邊的兩側對稱設有鉗鉤;所述的上鉗柄由上施力臂、上鉗頭和拉筋成型軸組成,上施力臂和上鉗頭相連接,拉筋成型軸設置在上鉗頭的左端,在上鉗頭上設有上轉軸孔,所述轉軸通過下轉軸孔和上轉軸孔將下鉗柄和上鉗柄連接起來。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轉軸孔為多擋轉軸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鉗鉤的鉤角為80-90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下轉軸孔為扁圓形狀。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轉軸由丁字形扁圓螺栓和蝶形螺母組成,所述丁字形扁圓螺栓與下轉軸孔和上轉軸孔匹配使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多擋轉軸孔為五擋轉軸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在所述的多擋轉軸孔的每個軸孔上設有擋位刻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丁字形扁圓螺栓由螺桿和螺頭組成,在螺桿靠近螺頭的一端上有17-21mm的上無螺紋區。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在丁字形扁圓螺栓上靠近蝶形螺母一側設有墊片。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時只要將拉筋加工成一端135度,另一端90度,待其它鋼筋就位后,再將拉筋鉤到設計的位置,然后用本實用新型拉筋補彎鉗將90彎鉤補彎成135度即可,方便了鋼筋的安裝,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下鉗柄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圖2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上鉗柄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圖4的俯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轉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轉軸變換擋位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剛卡到拉筋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將拉筋補彎成135度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圖6所示,一種拉筋補彎鉗,包括下鉗柄1,上鉗柄2和轉軸3,所述下鉗柄1和上鉗柄2通過轉軸3連接,其中:所述的下鉗柄1由下施力臂1-1、下鉗頭1-2、拉筋限位塊1-3和鉗鉤1-4組成,下施力臂1-1和下鉗頭1-2相連接構成變形乙字形,在下鉗頭1-2的右部設有扁圓形狀的五擋轉軸孔1-5,在所述的五擋轉軸孔1-5的每個軸孔上設有擋位刻度1-6,在下鉗頭1-2的左部頂端的兩側對稱設有拉筋限位塊1-3,在下鉗頭1-2上位于拉筋限位塊1-3的右邊的兩側對稱設有鉗鉤1-4,每個鉗鉤1-4的鉤角為85度,所述的上鉗柄2由上施力臂2-1、上鉗頭2-2和拉筋成型軸2-3組成,上施力臂2-1和上鉗頭2-2相連接,拉筋成型軸2-3設置在上鉗頭2-2的左端,在上鉗頭2-2上設有上轉軸孔2-4,所述轉軸3通過扁圓形狀的五擋轉軸孔1-5和上轉軸孔2-4將下鉗柄1和上鉗柄2連接起來,所述的轉軸3由丁字形扁圓螺栓3-1和蝶形螺母3-2組成,所述丁字形扁圓螺栓3-1與下轉軸孔1-5和上轉軸孔2-4匹配使用,所述的丁字形扁圓螺栓3-1由螺桿3-3和螺頭3-4組成,在螺桿3-3靠近螺頭3-4的一端上有17-21mm的上無螺紋區,在丁字形扁圓螺栓3-1上靠近蝶形螺母3-2一側設有墊片3-5。
具體使用時首先在拉筋補彎前將上鉗柄2旋轉到圖7所示位置,此時轉軸螺帽上豎線與多擋轉軸孔處擋位刻度平行,然后可根據拉筋90度彎鉤處的縱筋橫筋直徑,剛開始使用拉筋補彎鉗時可試驗,原則轉軸要位于拉筋垂角外側,但要盡量靠近垂角,調整轉軸位置,螺帽上豎線與多擋轉軸孔擋位刻度線對齊為擋位,此上鉗柄回旋可鎖定軸位。一般左手握下鉗柄,右手握上鉗柄將拉筋如圖8卡住,此時鉗鉤必須鉤住拉筋處的縱筋或橫筋,同時拉筋位于下鉗頭兩塊拉筋限位塊中間,右手按圖8上鉗柄2上剪頭所指方向拉壓旋轉,同時左手配合施以拉抬反力原則基本保證下鉗柄1位置不變,上鉗柄2旋轉到圖9所示位置,完成拉筋補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郝士明,未經郝士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6289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花邊面料抽絲分條裝置及其抽絲分條方法
- 下一篇:一種防輻射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