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空氣質量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61914.5 | 申請日: | 2017-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197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磊;王俊杰;林曉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華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G01N33/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高新區唐***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氣質量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氣質量檢測裝置,屬于空氣質量檢測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室內空氣的質量越發重視。各種空氣質量檢測儀器應運而生。較為常見的空氣質量檢測儀主要檢測空氣中的TVOC成分。室內空氣品質的研究人員通常把他們采樣分析的所有室內有機氣態物質稱為TVOC,它是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三個詞第一個字母的縮寫,各種被測量的VOC被總稱為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是指室溫下飽和蒸氣壓超過了133.32pa的有機物,其沸點在50℃至250℃,在常溫下可以蒸發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它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氣味性,會影響皮膚和黏膜,對人體產生急性損害。美國環境署(EPA)對VOC的定義是: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金屬碳化物,碳酸鹽以及碳酸銨外,任何參與大氣中光化學反應的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苯系物、有機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機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烴化合物等。另外,對于空氣中微量氣體的檢測,不同氣體之間的交叉干擾尤其突出,如處理不好,也對測試結果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市面上銷售的此類空氣檢測產品,往往體積龐大、抗干擾能力差且成本高昂,不利于大規模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氣質量檢測裝置,以克服現有產品體積臃腫、操作不便、抗干擾能力差且成本高昂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空氣質量檢測裝置,包括殼體、控制器、TVOC傳感器和電源模塊,還包括無線通信芯片、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其中,控制器分別連接TVOC傳感器、無線通信芯片、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殼體設有用于隔絕TVOC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的隔絕腔,隔絕腔與殼體外部相鄰的一側壁上設有一個或多個通孔。
優選地,還包括存儲有TVOC和濕度之間的對應校正關系且連接控制器的校正信息存儲裝置。
優選地,還包括存儲有TVOC和溫度之間的對應校正關系且連接控制器的校正信息存儲裝置。
優選地,還包括存儲有TVOC和溫度與濕度之間的對應校正關系且連接控制器的校正信息存儲裝置。
優選地,隔絕腔還用于隔絕溫度傳感器。
優選地,無線通信芯片為基于藍牙、WiFi或RF的無線通信芯片。
優選地,還包括切換空氣質量檢測裝置工作模式的模式轉換器,模式轉換器與控制器連接或者設在控制器的內部。
優選地,還包括連接無線通信芯片且用于切換空氣質量檢測裝置的高能耗模式和低能耗模式的模式轉換器,模式轉換器連接控制器或者為控制器的一部分。
優選地,空氣質量檢測裝置包括狀態指示燈和空氣質量指示燈,且不包括顯示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隔絕腔將TVOC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與其他電子元件隔離,從而提高檢測系統的環境適應性和抗干擾能力;通過不設置顯示屏,利用無線通信芯片連接外部設備來顯示檢測信息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減小產品的體積,降低成本;通過根據測得的溫度和/或濕度數據,不僅豐富了檢測裝置的功能,還能通過讀取存儲在校正信息存儲器內的校正信息來校正TVOC的測量值,從而實現提高測量精度和抗環境干擾能力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方框圖;
圖2所述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隔離腔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述,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空氣質量檢測裝置,包括殼體1(參照圖2)和設置在殼體1內部的控制器、無線通信芯片、TVOC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校正信息存儲裝置。其中,控制器分別連接并控制上述TVOC傳感器、無線通信芯片、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校正信息存儲裝置。該空氣質量檢測裝置還包括為上述各器供電的電源模塊,該電源模塊可采用內部電池供電和/或通過外部端口供電,具體而言,可包括鋰電池、穩壓電路、充電控制芯片和充電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華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珠海華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619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