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無害化病蟲害立體防控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61710.1 | 申請日: | 2017-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530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彭輝銀;江培海;柯昌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中科來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M1/06 | 分類號: | A01M1/06;A01M1/02;H02S1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258 | 代理人: | 劉向英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無害化 病蟲害 立體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林、牧及園林害蟲的綜合防治領域裝置,尤其是一種針對成蟲、卵和幼蟲進行立體防控,并能實時監測現場蟲情、氣溫、環境的智能無害化病蟲害立體防控平臺。
背景技術
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分為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目前常規生產中多采用化學防治措施,打農藥是常用的方法。物理防治比如黃板籃板,黑光燈、糖醋液引誘等農業防治:主要輪作、有機肥料的科學使用,科學管理,適合的栽培方法等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敵,如赤眼蜂、麗蚜小蜂、一些生物菌類的應用技術等。
目前,關于本專利,公知的技術構造是單一光源誘蟲或高壓電網。該殺蟲裝置殺蟲效果有限。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無害化病蟲害立體防控平臺,該智能無害化病蟲害立體防控平臺有效范圍大,可以誘殺15-20畝范圍內的害蟲。持續期長,在同一環境下,可持續誘殺有效范圍內的靶標害蟲。高效:藏匿型誘芯,同目前市場上同類引誘器相比,增加了誘蟲率,避免雨水和暴曬對誘芯效果的影響。在主機箱設置了三塊透明“擋蟲板”,增加了捕獲率。內藏病毒殺蟲卡,可主動殺害蟲,可預防病毒流行病。全過程智能防控,可對作物害蟲生長周期實施全面的防控。安全可靠,無需能源。經濟實用:本產品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保質期5年以上。綠色環保:產品配件均符合質量標準,不會產生有害于人體與動物健康及污染的物質。安全可靠:將誘殺成蟲集中在收集盒,方便快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太陽能儲能板、太陽能支架、主機系統、誘蟲燈、擋蟲板、虹吸裝置、支桿、離心風吸系統、儲蟲箱、底座、主機箱蓋、監控系統、防控平臺、誘蟲裝置平臺、遠程測控系統。
所述的太陽能儲能板傾斜安裝在太陽能支架,太陽能支架固定在防控平臺上,防控平臺的上端設有主機系統,主機系統包括監控系統、誘蟲裝置平臺、遠程測控系統;防控平臺的中端設有誘蟲燈,誘蟲燈的四周圍設有擋蟲板;防控平臺的下端設有虹吸裝置;防控平臺設置在支桿上,支桿設置在底座上,底座與支桿之間設有儲蟲箱,儲蟲箱的上端設有離心風吸系統。
所述的誘蟲裝置平臺上設有誘芯載物臺,誘芯載物臺上內置有性信息素和性誘芯。
所述的主機系統還設有病毒殺蟲卡載物臺,病毒殺蟲卡載物臺上置有病毒殺蟲卡。
所述的誘蟲燈為雙色誘蟲燈。
所述的擋蟲板的數量為3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范圍大:可以誘殺15-20畝范圍內的害蟲。
2、持續期長:在同一環境下,可持續誘殺有效范圍內的靶標害蟲。
3.高效:藏匿型誘芯,同目前市場上同類引誘器相比,增加了誘蟲率,避免雨水和暴曬對誘芯效果的影響。
4.在主機箱設置了三塊透明“擋蟲板”,增加了捕獲率。
5.內藏病毒殺蟲卡,可主動殺害蟲,可預防病毒流行病。
6.全過程智能防控,可對作物害蟲生長周期實施全面的防控。
7.安全可靠:無需能源。
8.經濟實用:本產品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保質期5年以上。
9.綠色環保:產品配件均符合質量標準,不會產生有害于人體與動物健康及污染的物質;
10.安全可靠:將誘殺成蟲集中在收集盒,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智能無害化病蟲害立體防控平臺實施例的構造圖。
圖中
1、太陽能儲能板
2、太陽能支架
3、主機系統
4、誘蟲燈
5、擋蟲板
6、虹吸裝置
7、支桿
8、離心風吸系統
9、儲蟲箱
10、底座
11、主機箱蓋
12、監控系統
13、防控平臺
14、誘蟲裝置平臺
15、遠程測控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所示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包括太陽能儲能板1、太陽能支架2、主機系統3、誘蟲燈4、擋蟲板5、虹吸裝置6、支桿7、離心風吸系統8、儲蟲箱9、底座10、主機箱蓋11、監控系統12、防控平臺13、誘蟲裝置平臺14、遠程測控系統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中科來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武漢中科來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617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