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斜坡結構的車銑加工中心設備基礎坑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61656.0 | 申請日: | 2017-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886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強;許偉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工程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11/00 | 分類號: | 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 地址: | 31002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斜坡 結構 加工 中心 設備 基礎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斜坡結構的車銑加工中心設備基礎坑結構。
背景技術
對于大型工件加工,工件加工后都需要有一定的加工精度,因此大型機床一般配置一個厚實的基礎來保證設備的加工精度。工件在機床上加工時使用切削液進行冷卻,切削下來的切屑會沾有切削液液珠,切屑經排屑器排出。在排屑過程中,切屑粘有的切削液匯聚并流入到安裝排屑器下方的排屑坑中,并在排屑坑中積累。另外,工件在加工過程中,切削液也會飛濺到設備基礎上,機床自身的潤滑油也會流入到設備基礎坑內。一段時間后,基礎坑內部會有廢液的積累,這些廢液會變質,變味,影響到工人的工作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的具有斜坡結構的車銑加工中心設備基礎坑結構,能有效的減少設備基礎坑內廢液的累積。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斜坡結構的車銑加工中心設備基礎坑結構,該基礎坑包括積液坑、廢液坑道和多個安裝位置,廢液坑道為傾斜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裝位置的底面具有斜坡;該基礎坑的最低位置設有聚液坑,聚液坑與積液坑相連;
安裝位置和聚液坑之間的連接關系至少為以下兩種中的一種:
(1)、安裝位置直接與聚液坑相連;
(2)、安裝位置通過廢液坑道或在底面高度上比其低的其它安裝位置與聚液坑相連。
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聚液坑設有管道安裝位。
本實用新型以安裝位置的底面的角落處作為斜坡的起點。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廢液坑道包括第一廢液坑道、第二廢液坑道、第三廢液坑道和第四廢液坑道;所述的安裝位置包括立柱床身安裝位置、排屑器安裝位置、工件床身安裝位置和刀庫安裝位置;立柱床身安裝位置的底面高度和工件床身安裝位置的的底面高度均高于排屑器安裝位置的底面高度;
第一廢液坑道的最高端與第二廢液坑道的最高端相連;第二廢液坑道的最低端與第四廢液坑道的最高端相連;第一廢液坑道的最低端和第四廢液坑道的最低端均與排屑器安裝位置相連;第三廢液坑道的最低端與聚液坑相連;立柱床身安裝位置與排屑器安裝位置連通;排屑器安裝位置與第三廢液坑道的最高端和/或聚液坑相連;工件床身安裝位置與排屑器安裝位置相連;刀庫安裝位置與聚液坑相連。
本實用新型工件床身安裝位置包括工件床身左側坡道和工件床身右側坡道,工件床身左側坡道和工件床身右側坡道分別與工件床身安裝位置底部的左側和右側相連,工件床身安裝位置通過工件床身左側坡道和工件床身右側坡道與排屑器安裝位置相連。
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安裝位置的底面具有斜坡,在重力的作用下,積液沿著斜坡流到更低的坑中,最后匯聚在積液坑中的收集裝置中,在此結構形式下的基礎坑,基礎坑內表面沒有積液殘余,避免了積液殘余帶來的積液變質變味,并能有效的收集殘存的廢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參見圖1,本實施例是一臺典型的車銑加工中心設備基礎坑結構。
本實施例的廢液坑道包括第一廢液坑道1、第二廢液坑道2、第三廢液坑道3和第四廢液坑道4,第一廢液坑道1、第二廢液坑道2、第三廢液坑道3和第四廢液坑道4均為傾斜坑道。
本實施例的安裝位置包括立柱床身安裝位置5、工件床身安裝位置6、排屑器安裝位置7、和刀庫安裝位置9。立柱床身安裝位置5的底面高度和工件床身安裝位置6的底面高度均高于排屑器安裝位置7的底面高度。上述安裝位置的底面均具有斜坡。
主基礎部分的最低位置設有聚液坑12,聚液坑12的底面高于積液坑11的底面,且聚液坑12與積液坑11相連。
第一廢液坑道1的最高端與第二廢液坑道2的最高端相連。第二廢液坑道2的最低端與第四廢液坑道4的最高端相連。第一廢液坑道1的最低端和第四廢液坑道4的最低端均與排屑器安裝位置7相連。第三廢液坑道3的最低端與聚液坑12相連。立柱床身安裝位置5與排屑器安裝位置7連通。排屑器安裝位置7與第三廢液坑道3的最高端和/或該聚液坑12相連。
工件床身左側坡道8和工件床身右側坡道10分別與工件床身安裝位置6底部的左側和右側相連,工件床身安裝位置6通過工件床身左側坡道8和工件床身右側坡道10與排屑器安裝位置7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工程公司,未經中國聯合工程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616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