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乒乓球練習時測量擊球性能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61131.7 | 申請日: | 2017-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506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施宇;方雨東;錢曉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計量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3B69/00 | 分類號: | A63B69/00;A63B7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杜立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乒乓球 練習 測量 擊球 性能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運動器械技術領域,是關于一種能夠實時測量乒乓球擊球性能的練習裝置。
背景技術
乒乓球是廣大群眾愛好的一項體育運動,這項運動集爆發力、速度、柔韌性、靈敏性和身體耐力為一體的球類運動,是很好的有氧運動。乒乓球運動也是一項技術性和戰術性非常復雜的體育運動,尤其是弧圈球技術不僅攻擊力強,而且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能夠為比賽贏球提供有力的保證,打好弧圈球要做到步伐靈活和到位、動作準確和穩定是不容易的。弧圈球技術主要由力量、速度、旋轉3 個要素構成,在弧圈球技術的訓練中,存在著失誤較高且不穩定的問題,對乒乓球訓練及技術提高產生了阻礙影響。
為幫助乒乓球愛好者業余的乒乓球訓練需要,通常應用發球機定點供給球讓打球者練習,這對鞏固技術動作有很大的幫助,但因受條件所限經常沒有發球機提供訓練。現有專利201520496609.2 提供了一種乒乓球專用訓練裝置,結構上有底座本體、支架、球形槽、乒乓球卡,訓練時可反復擊打乒乓球來鞏固技術動作;現有專利201210306665.6 提供了一種乒乓球基本技術動作定型裝置,通過長期在該訓練裝置上重復練習將擊球動作定型。雖然這些訓練器對乒乓球愛好者的重復訓練有很大的幫助,但不能提供技術動作是否規范、擊球質量如何等信息。
本申請提出的針對乒乓球專用訓練裝置上檢測擊球性能的方法,為乒乓球愛好者進行訓練時提供擊球性能參數,使乒乓球愛好者改進擊球動作和力量以提高技術水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針對上述乒乓球訓練器不能提供擊球性能信息的不足提供一種測量裝置,該裝置通過測量擊球時作用在球上的力及角度,來判斷擊球質量及穩定性。所述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乒乓球練習時測量擊球性能的裝置,包括:乒乓球練習器和測量擊球性能的系統,所述乒乓球練習器包括用于固定的大夾口和用于聯接的支架,還包括支架上部的球卡和固定于球卡上練習用的乒乓球體。
進一步的,所述乒乓球體內裝有第一傳感器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內裝有支撐球卡的鋼絲和信號轉換模塊,鋼絲上安裝有第二傳感器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傳感器模塊的信號輸出端和所述第二傳感器模塊的信號輸出端均與所述信號轉換模塊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信號轉換模塊集成有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模塊為藍牙模塊,所述藍牙模塊與外部的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通信連接,所述信號轉換模塊還集成有電池倉,為所述第一傳感器模塊和第二傳感器模塊、所述信號轉換模塊供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檢測電路框圖;
圖3是檢測電路具體電路圖;
圖4是乒乓球受力分析圖。
附圖標記含義:1-乒乓球體;2-球卡;3-護套;4-夾子;5-鋼絲;6-大夾口;7-支架;8-第一傳感器模塊;9-第二傳感器模塊;10-信號轉換模塊;11-數據處理單元;12-無線通信模塊;13-電池倉;14-球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方式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乒乓球練習時測量擊球性能的裝置,包括乒乓球練習器和測量擊球性能的系統,乒乓球練習器包括用于固定的大夾口6和用于聯接的支架7,還包括支架7上部的球卡2和固定于球卡2上練習用乒乓球體1,乒乓球體1內裝有第一傳感器模塊8。其中,支架7內裝有支撐球卡2的鋼絲5和信號轉換模塊10,鋼絲5上安裝有第二傳感器模塊9,支架7外有護套3并用夾子4固定。
如圖2和3所示,測量擊球性能的系統包括測量乒乓球體1轉速的所述第一傳感器模塊8和球體受正向壓力的所述第二傳感器模塊9、信號轉換模塊10。其中,信號轉換模塊10由數據處理單元11、無線通信模塊12和電池倉13組成,第一傳感器模塊8和第二傳感器模塊9與信號轉換模塊10連接以換得信息傳遞與處理,結果通過無線通信模塊12傳遞到外部的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以便使用者獲取擊球性能的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計量大學,未經中國計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6113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