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鏡頭驅動機構以及具有鏡頭驅動機構的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60732.6 | 申請日: | 2017-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893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明(設計)人: | 徐尚榆;劉守宸;許家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9 | 分類號: | G02B7/09;G03B13/36;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銥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鏡頭 驅動 機構 以及 具有 電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鏡頭驅動機構,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塑膠材質的外框的鏡頭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具有鏡頭驅動機構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移動電話或平板電腦上通常會設有攝像鏡頭,其主要包括一鏡頭單元以及用以驅動該鏡頭單元的一鏡頭驅動機構(例如音圈馬達(Voice Coil Motor,VCM)),在所述鏡頭驅動機構中大多設有由磁鐵和線圈所組成的驅動組件,借此可驅使容置于鏡頭驅動機構中的鏡頭單元沿其光軸方向移動,進而達到自動對焦的效果。
請參閱圖1A、圖1B,其中圖1A表示一公知音圈馬達10連接一透明板G和一電路板P的示意圖,圖1B則表示沿圖1A中A-A線段的剖視圖。由圖1A、圖1B中可以看出音圈馬達10的一外框11與底座13結合,一鏡頭承載件12設置于由外框11和底座13所形成的容納空間101內,一上簧片S1連接外框11和鏡頭承載件12,且一下簧片S2連接底座13和鏡頭承載件12,如此一來鏡頭承載件12和容置于其中的鏡頭單元(未圖示)便可通過音圈馬達10帶動而相對于外框11和底座13沿著其光軸方向移動。此外,透明板G貼附于外框11的頂面111,借以保護鏡頭驅動機構10內部的鏡頭單元和其他零件,同時可允許外部光線通過透明板G而進入到音圈馬達10內部。
然而,由于音圈馬達10的外框11大多是以具導磁性的金屬板沖壓而成,且有鑒于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體積越來越小,因此電子裝置內部的通信元件(例如天線或無線通信芯片)容易受到金屬外框11的影響而使其效能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前述上簧片S1呈平板狀,為了使上簧片S1能夠順利連接外框11與鏡頭承載件12,通常會在金屬外框11的四個角落處形成凹陷結構112(如圖1A、圖1B所示),以利于上簧片S1與鏡頭承載件12的上表面和凹陷結構112的下表面(圖1B)相連接,而如此將使得外框21的頂面111和透明板G之間的貼合面積變小,以致于影響組裝后的整體結構強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鏡頭驅動機構,以大幅縮小鏡頭驅動機構的整體尺寸并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電子裝置以大幅縮小鏡頭驅動機構的整體尺寸并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鏡頭驅動機構,用以驅使一鏡頭單元沿一光軸方向移動,包括一外框、一底座、一鏡頭承載件以及一驅動組件。所述外框含有塑膠材質并具有一開孔,所述底座與外框接觸并相互固定,其中外框與底座之間形成一容納空間。所述鏡頭承載件活動地設置于容納空間內,用以承載該鏡頭單元,其中一外部光線經由該外框的該開孔進入該容納空間而到達該鏡頭單元。所述驅動組件設置于容納空間內,并連接鏡頭承載件以及外框,以驅使鏡頭單元沿光軸方向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外框還具有一凸塊、一頂面以及一側面,該側面自頂面的邊緣朝該底座方向延伸,該凸塊凸出于該外框的一內側表面,并對應于該頂面與該側面的鄰接處,以提升該外框的結構強度。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頂面呈四邊形。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外框還含有金屬材質。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鏡頭驅動機構還包括一導線,以模塑互連器件(Molded Interconnect Device,MID)技術形成于該外框上。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驅動組件包括一第一磁性元件以及一第二磁性元件,其中該第一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分別設置于該外框以及該鏡頭承載件上,且該鏡頭承載件通過該第一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之間所產生的磁力作用而相對于該外框以及該底座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外框還有一夾持部,凸出于該外框的一內側表面并限制該第一磁性元件于該內側表面上的一既定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夾持部具有一U字形結構,且該第一磁性元件容置于該U字形結構內。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為一磁鐵,且該第二磁性元件為一可被施加電流的線圈。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包含一多極磁鐵。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鏡頭承載件具有一凸出的滑塊,且該外框還具有一限位結構,其中該滑塊容置于該限位結構中,以限制該滑塊的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限位結構具有兩個限位部,凸出于該外框的一內側表面,其中所述限位部之間形成一朝該光軸方向延伸的凹槽,且該凹槽的寬度大于該滑塊的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607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透鏡驅動裝置、照相裝置與電子設備
- 下一篇:一種新型橢圓形反射鏡支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