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臥式帶增溫高效污水處理厭氧反應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58010.7 | 申請日: | 2017-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293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娜;王文剛;劉厚麗;田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37224 | 代理人: | 王書剛 |
| 地址: | 25001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臥式 增溫 高效 污水處理 反應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厭氧反應系統,屬于厭氧反應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厭氧反應是污水處理的重要環節,厭氧過程中的底物、各類中間產物、最終產物以及各種群的微生物之間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復雜的微生態系統。厭氧反應器作為提供微生物生長繁殖的場所,各類微生物的平穩生長、物質和能量流動的高效順暢是厭氧反應器基本要求,厭氧反應器利用厭氧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
厭氧反應發生在廢水和顆粒污泥接觸的過程。在厭氧狀態下產生的沼氣(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引起了內部的循環,這對于顆粒污泥的形成和維持有利。為了提高處理效率和效果,目前出現了各種結構形式的厭氧反應器,但是一般都是通過氣提使泥水混合液形成循環。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3011402A公開的《雙循環厭氧反應器》,CN103011404A公開的《內混合厭氧反應罐》,CN104944576A公開的《全混合傳質厭氧反應器》。雖然上述各種反應器具有較多的優點,但是其氣提循環和泥水分離在同一區域內進行,影響了氣液循環的速度,傳質效果有待改善。
溫度是影響厭氧反應器運行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厭氧細菌對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厭氧細菌生長代謝最適溫度是35-38℃?,F有生產性的厭氧反應器一般沒有保溫增溫措施,反應器床層溫度常年低于最適溫度。中國專利文獻CN105776532A公開了一種《高效穩定型厭氧反應器增溫系統》,是通過在反應器外圍設置螺旋狀的通入熱介質的加熱裝置,為反應區增溫。但是該結構不但復雜,也使得厭氧反應器臃腫龐大,安裝和維護均不方便,傳熱效率不高,且溫度的控制不夠穩定,影響厭氧反應器的正常運行。
此外,現有厭氧反應器都是豎直結構,污水在反應區運行路線短,處理效率低。同時厭氧反應器是靜止的,不能形成高效傳質,影響污水處理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厭氧反應器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污水運行路線長,處理效率高、效果好的臥式帶增溫高效污水處理厭氧反應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臥式帶增溫高效污水處理厭氧反應系統,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該系統,包括支架、排水筒和至少兩個反應筒,各反應筒自下至上依次呈傾斜狀態設置,相鄰反應筒之間設置過渡筒,過渡筒均固定在支架上,反應筒與過渡筒的對接處設置旋轉連接器,每個反應筒均支撐在滾輪托架上,滾輪托架固定在支架上;最下一個反應筒的下端通過旋轉連接器與底座連接,底座連接在支架上,底座上設有污水進管、熱風管和排污口,熱風管伸入各個反應筒內;最上一個反應筒的上端通過旋轉連接器與排水筒連接,排水筒內設置有三相分離器,排水筒上設置有排水口。
所述反應筒按S形布置,以減少占地面積。
所述反應筒內壁上均設置有抄板,在反應筒轉動時對泥水混合液起到攪拌作用,以強化傳質。
所述旋轉連接器包括進口端、出口端、轉芯和軸承安裝板,轉芯與進口端連接在一起,軸承安裝板與出口端連接在一起,轉芯與出口端之間以及轉芯與軸承安裝板之間均設置軸承。應用時,進口端和出口端分別與反應筒的一端和過渡筒的一端連接在一起,實現反應筒與過渡筒的連接,同時反應筒可以轉動。
運行時,污水通過污水進管進入反應筒內,使污水依次進入各反應筒,在排水筒內完成氣固液三相分離,凈化后的污水由排水口排出。向熱風管內通入熱風,則可對反應筒內增溫;啟動轉動機構,則可使反應器轉動,提高氣液循環速度,改善傳質效果。反應筒內產生的顆粒污泥經排污口定期排出。
本實用新型采用多個反應筒結構,延長了污水處理路徑和處理時間,提高了處理效率,同時可以對反應筒增溫,確保厭氧反應器內具有適宜厭氧微生物的溫度,防止厭氧微生物活性下降,反應器的轉動則提高了泥水混合液的傳質效率。該系統具有污水運行路線長,處理效率高、效果好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臥式帶增溫高效污水處理厭氧反應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旋轉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排水筒,2、滾輪托架,3、齒輪傳動機構,4、第一反應筒,5、旋轉連接器,6、過渡轉移倉,7、第二反應筒,8、第三反應筒,9、排污口,10、固定座,11、支架,12、污水進管,13、熱風管,14、排水口,15、底座, 16、軸承安裝板,17、軸承,18、進口端,19、出口端,20、轉芯。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未經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580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