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室內污水回收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56713.6 | 申請日: | 2017-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708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羅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3C1/12 | 分類號: | E03C1/12;E03C1/122;E03B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8 | 代理人: | 鄒新華 |
| 地址: | 618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室內 污水 回收 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室內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室內污水回收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生活污水大多數直接排放至下水道,也有少數的生活污水回收利用。公知的生活污水回收利用是由下水道收集網,再生水處理站、加壓站、再生水輸送網、用戶使用終端構成。將千家萬戶排出的廢水,經下水道收集網送入再生水處理站;經處理后所得的再生水,轉由加壓站加壓后,經再生水輸送網,送至用戶的使用終端,使水再次使用。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下水道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一般的再生水裝置,結構復雜,配套設施的工程巨大,待處理的廢水不分類別,收集到集中污染的廢水源后,再進行集中處理,代價高昂;廢水回收與再生水輸送管道的建設給城市帶來難以估算的負面影響。因此,就迫切需要一種簡便、成本低的生活污水回收利用的方法和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室內污水回收處理系統,結構簡單,成本低,能夠有效的對室內污水進行有效的回收和處理。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室內污水回收處理系統,包括通過水管依次連接的污水收集箱、污水處理裝置、蓄水池以及污水使用系統;所述污水處理裝置包括設置有箱體的污水處理箱,在所述箱體的內部設置有可拆卸分離槽、油水分離器以及沉淀箱;所述油水分離器安裝在沉淀箱內。
對上述方案進行進一步優選,所述分離槽為U型槽,所述U型槽的開口處設置有用于將U型槽安裝在箱體上的凸臺,所述凸臺與U型槽一體成型。
對上述方案進行進一步優選,所述蓄水池包括布料槽以及池體,所述布料槽設置有與池體外側滑動連接的槽蓋;所述池體通過水管與沉淀箱連接。
對上述方案進行進一步優選,在所述池體與沉淀箱連接的水管上設置有閥門。
對上述方案進行進一步優選,所述池體還連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與污水使用系統連接,在所述出水管上設置有增壓泵。
對上述方案進行進一步優選,所述箱體呈開口狀,所述污水處理箱還包括與箱體卡扣連接的箱蓋。
對上述方案進行進一步優選,所述污水收集箱數量為多個,分別安裝在廚房、淋浴室以及洗漱室。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過程中,污水收集箱安裝在室內會產生污水的房間進行污水的收集,通過水管將污水輸送到污水處理裝置進行污水集中處理,處理后水輸送到蓄水池進行儲存,需要使用時,與蓄水池連接的污水使用系統將進行使用,有效的避免對水資源的浪費;采用可拆卸分離槽將廢水與固體雜質進行分離,分離方式簡單,當分離槽內固定雜質較多時,能夠通過簡單的拆卸方式將分離槽內的固體雜質進行清理,在固體雜質分離后,污水將輸送到油水分離器中,油水分離器負責將油與水進行分離;使得回收利用的污水不會受油污的影響使用效果。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有效的節約水資源。
(2)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污水處理裝置,處理方式簡單,能夠達到排放標準。
(3)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可拆卸分離槽能夠有效的對固體雜質與水進行分離,分離方式簡單,同時分離槽安裝方式簡單,易于更換。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室內污水回收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污水收集箱,21-箱蓋,22-箱體,23-分離槽,231-凸臺,24-油水分離器,25-沉淀箱,3-蓄水池,31-布料槽,311-槽蓋,4-閥門,5-增壓泵,6-污水使用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如圖1所示,一種室內污水回收處理系統,包括通過水管依次連接的污水收集箱1、污水處理裝置、蓄水池3以及污水使用系統6;所述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污水處理箱,設置在污水處理箱內部的可拆卸分離槽23、油水分離器24以及沉淀箱25,所述油水分離器24安裝在沉淀箱25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567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