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降溫服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55000.8 | 申請日: | 2017-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073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蒙蒙;李艷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1D13/005 | 分類號: | A41D13/00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 地址: | 20162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降溫 服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服飾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降溫服裝。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快速化的城市進程以及資源環境的過度開發,氣候變暖成為當下關注的議題。在氣候變暖的形勢下,意味著人類將暴露于更大危害的熱環境中。受熱環境的影響,人體皮膚溫度會升高、皮膚血流會加速,脫水、中暑等熱疾病將會影響工作效率,危害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對于某些特殊行業的從業人員,如消防、礦井、軍隊、生化排險以及醫護等人員,高溫的工作環境、高強度的生理負荷,加之穿著多層防護服裝,熱應力是他們經常面臨的考驗。
目前,通常使用空調制冷設備、改善建筑物的通風效果以降低高溫環境中熱疾病的發生率。然而,空調設備的使用不僅消耗大量的電能,還會加劇城市熱島效應。在當今世界能源問題日益嚴峻的形勢下,節能高效、健康舒適的生存環境是人類普遍追求的趨勢。
服裝作為“第二皮膚”,對于調節人體熱舒適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服裝一般都不具有吸熱調溫功能,在熱環境下無法對人體生理熱進行調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散熱降溫效果好,提高人體舒適性的新型降溫服裝。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降溫服裝,包括基礎服裝,所述基礎服裝包括背部面布和胸部面布,所述背部面布和胸部面布的內側分別設有相互連通的后夾層和前夾層,所述后夾層和前夾層的內部還分別設有多個后相變降溫袋和前相變降溫袋,且所述后夾層和前夾層的上部均設有通風口,所述通風口上設有一開合裝置,所述開合裝置用于打開或關閉所述通風口,以及所述背部面布上還設置設有多個風扇,多個所述風扇伸入到所述后夾層中,其中,所述風扇的直徑為8-12cm。
進一步地,所述開合裝置包括拉鏈,所述拉鏈水平地安裝在所述通風口上。
進一步地,所述后相變降溫袋交錯設置在所述后夾層中,所述前相變降溫袋呈陳列分布在所述前夾層中。
進一步地,所述前相變降溫袋和后相變降溫袋的結構完全相同,其中,所述后相變降溫袋包括袋體和相變材料,所述相變材料放置在所述袋體中,所述相變材料為Na2SO4結晶水合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基礎服裝的背部面布和胸部面布的內側分別設置相互連通的后夾層和前夾層,當需要進行降溫散熱時,風扇對后夾層內進行鼓風,經過前夾層以及通風口后形成對流空氣,從而加速了人體汗液的蒸發,提高了人體的散熱效果。同時,通過將前相變降溫袋和后相變降溫袋分別放置到前夾層和后夾層,利用前相變降溫袋和后相變降溫袋熔化從人體吸熱進一步降溫,進一步提高了人體的散熱效率,其有效地保護了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體,防止了熱生理疾病的發生。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降溫服裝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降溫服裝的后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降溫服裝的后相變降溫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閱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降溫服裝,包括基礎服裝1,基礎服裝1包括背部面布11和胸部面布12,背部面布11和胸部面布12的內側分別設有相互連通的后夾層13和前夾層14,后夾層13和前夾層14的內部還分別設有多個后相變降溫袋15和前相變降溫袋16,且后夾層13和前夾層14的上部均設有通風口17,通風口17上設有一開合裝置18,開合裝置18用于打開或關閉通風口17,以及背部面布11上還設置設有多個風扇19,多個風扇19伸入到后夾層13中,本實施例中,若風扇19的直徑過大,則造成服飾的額外負重增大,降低了人體穿戴的舒適性,而風扇19的直徑過小,則起不到有效的通風效果,因此,本實用新型中的風扇的直徑優選為8-12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未經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550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式空調服
- 下一篇:基于可調節預壓力放大機構的四通道式壓電舵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