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54956.6 | 申請日: | 2017-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525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曉明 |
| 主分類號: | A47J36/24 | 分類號: | 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晨創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龍 |
| 地址: | 1523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于 迅速 均勻 傳熱 炒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炊具結構領域,特別涉及了一種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普通炒鍋,尤其是電磁爐加熱時,通常只能是鍋底很熱,而鍋邊溫度偏低,導致無法滿足炒菜時所需的足夠熱量,使用效果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炒鍋整體迅速升溫,特提供了一種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包括手柄1,中空管2,上層鍋體3,下層鍋體4,隔板5;
其中:手柄1與中空管2緊固連接,上層鍋體3與下層鍋體4之間帶有夾層空間,夾層空間與中空管2連通;夾層空間內部帶有隔板5,空間內填充有高導熱液體。
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還包括開關閥6,開關閥6安裝在中空管2上,開關閥6與上層鍋體3與下層鍋體4之間的夾層空間連通。
所述的隔板5為條狀,從鍋底中心方向沿徑向發散至炒鍋的外緣方向,個數為3~30個,均布。
所述的隔板5為螺旋狀布置,從鍋底中心方向擴散至炒鍋的外緣。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原理結構簡單,滿足了加熱過程中,鍋底和鍋邊緣同時迅速升溫,便于對待加工菜的加熱,滿足了同時加熱的功能,菜的口感好,操作容易。另外,鍋體較輕,便于操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內部結構之一;
圖2為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內部結構之二;
圖3為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側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包括手柄1,中空管2,上層鍋體3,下層鍋體4,隔板5;
其中:手柄1與中空管2緊固連接,上層鍋體3與下層鍋體4之間帶有夾層空間,夾層空間與中空管2連通;夾層空間內部帶有隔板5,空間內填充有高導熱液體。
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還包括開關閥6,開關閥6安裝在中空管2上,開關閥6與上層鍋體3與下層鍋體4之間的夾層空間連通。
所述的隔板5為條狀,從鍋底中心方向沿徑向發散至炒鍋的外緣方向,個數為3個,均布。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包括手柄1,中空管2,上層鍋體3,下層鍋體4,隔板5;
其中:手柄1與中空管2緊固連接,上層鍋體3與下層鍋體4之間帶有夾層空間,夾層空間與中空管2連通;夾層空間內部帶有隔板5,空間內填充有高導熱液體。
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還包括開關閥6,開關閥6安裝在中空管2上,開關閥6與上層鍋體3與下層鍋體4之間的夾層空間連通。
所述的隔板5為條狀,從鍋底中心方向沿徑向發散至炒鍋的外緣方向,個數為6個,均布。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包括手柄1,中空管2,上層鍋體3,下層鍋體4,隔板5;
其中:手柄1與中空管2緊固連接,上層鍋體3與下層鍋體4之間帶有夾層空間,夾層空間與中空管2連通;夾層空間內部帶有隔板5,空間內填充有高導熱液體。
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還包括開關閥6,開關閥6安裝在中空管2上,開關閥6與上層鍋體3與下層鍋體4之間的夾層空間連通。
所述的隔板5為條狀,從鍋底中心方向沿徑向發散至炒鍋的外緣方向,個數為10個,均布。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勻傳熱的炒鍋,包括手柄1,中空管2,上層鍋體3,下層鍋體4,隔板5;
其中:手柄1與中空管2緊固連接,上層鍋體3與下層鍋體4之間帶有夾層空間,夾層空間與中空管2連通;夾層空間內部帶有隔板5,空間內填充有高導熱液體。
所述的隔板5為螺旋狀布置,從鍋底中心方向擴散至炒鍋的外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曉明,未經李曉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549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