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簡易快速加熱夾套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154363.X | 申請日: | 2017-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425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海江;范一泓;蔣擁華;鐘震;葉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普力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00 | 分類號: | H05B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簡易 快速 加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加熱技術領域,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涉及簡易快速加熱夾套。
背景技術
某些特定型號的膠黏劑在低溫情況下容易形成凝膠狀態(tài),必須通過加熱解凍才能進行下一步應用。現(xiàn)有的加熱方式有熱空氣加熱、熱水加熱、電熱絲底部直接加熱等方式。對于熱水加熱,水汽很容易進入膠水,可能會引起膠水失效;電熱絲對膠黏劑筒體底部直接加熱則容易導致熱量聚集,局部膠黏劑由于過熱失效;而熱空氣加熱效率不高,很難再短時間內將膠水解凍。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簡易、快速加熱且加熱效率高的夾套。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簡易快速加熱夾套,所述簡易快速加熱夾套包括殼體、絕熱層、外保溫層、真空層、加熱層、內保溫層、控溫裝置,所述殼體呈圓柱體,所述絕熱層設置于殼體與外保溫層之間,所述外保溫層設置于絕熱層與真空層之間,所述真空層設置于絕熱層與加熱層之間,所述加熱層設置于真空層與內保溫層之間;所述加熱層上設有溫控設施且通過控溫裝置進行調節(jié)。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殼體的材質為不銹鋼材質,所述殼體的直徑為300~500mm,高度為300~500mm,殼體側壁厚度為0.5~2mm,殼體底部厚度為0.5~2mm。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殼體的材質為不銹鋼材質,所述殼體的直徑為400mm,高度為400mm,殼體側壁厚度為1mm,殼體底部厚度為1.5mm。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絕熱層材質為石棉,所述絕熱層的高度為350~500mm,絕熱層側壁厚度為5~25mm,絕熱層底部厚度為5~40mm。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絕熱層材質為石棉,所述絕熱層的高度為400mm,絕熱層側壁厚度為20mm,絕熱層底部厚度為30mm。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加熱層為橡膠加熱帶。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內保溫層的厚度5~10mm。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外保溫層的高度為350mm,所述真空層的高度為350mm,所述加熱層的高度為350mm,所述內保溫層的高度為350mm。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內保溫層的直徑為350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中橡膠加熱帶加熱效率很高,因此可以快速的將膠水解凍;同時隔熱層的設置可以使得加熱好的膠水在長時間內保持解凍狀態(tài);另外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兩層保溫層,外保溫層與加熱層之間設置真空層、提高了保溫的時間和減少了能然的消耗,內保溫層的設置使熱傳遞均勻且提高熱傳遞的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簡易快速加熱夾套的主視圖的示意圖
1、殼體;2、絕熱層;3、外保溫層;4、加熱層;5、內保溫層;6、控溫裝置;7、真空層。
圖2簡易快速加熱夾套的橫截面圖
1、殼體;2、絕熱層;3、外保溫層;4、加熱層;5、內保溫層;7、真空層。
具體實施方式
參選以下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法的詳述以及包括的實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以及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義。當存在矛盾時,以本說明書中的定義為準。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xiàn)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和/或”的含義指的是各自單獨存在或兩者同時存在的情況均包括在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普力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普力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5436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