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生物質固體燃料高效致密成型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52914.9 | 申請日: | 2017-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849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明(設計)人: | 何東鈺;何高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贛州市凈達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1/04 | 分類號: | B30B11/04;B30B15/30;B30B15/32;B30B15/00;C10L5/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413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固體燃料 高效 致密 成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質固體燃料制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物質固體燃料高效致密成型機。
背景技術
生物質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和環境友好性的雙重屬性,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
我國是一個生物質能儲量大國,年生物質產量約8億噸,折合標準煤約4億噸,然而我國卻不是一個生物質能利用強國;我國生物質資源主要分布在農村,生物質的主要利用方式為傳統的直接燃燒,少部分被用作動物飼料;針對目前生物質的利用率低,以及由生物質直接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人們已經設計了多種生物質固體燃料成型機,但都存在一些問題,如以模輥滾壓方式成型的生物質固體燃料成型機,成型過程中的易損部件壓輥和模盤布置于成型室內,且成型室封閉,不便于對成型機關鍵和易損部件的檢查和維修;
還有粗放式的進料方式造成模盤上料層分布不均勻,增加了成型設備的功耗,甚至因料層過厚造成壓輥跟模盤卡死,進而損害電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生物質固體燃料高效致密成型機,結構簡單便捷,降低設備維修濾。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生物質固體燃料高效致密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上液壓缸、下液壓缸、入料傳送帶、出料傳送帶以及夾緊定位機構,所述上液壓缸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上部,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上帶有模具壓塊;所述下液壓缸與所述上液壓缸相對應并設置在所述支架的下部,所述下液壓缸的活塞桿上固定有托盤,所述夾緊定位機構設置在所述下液壓缸的兩側,所述夾緊定位機構包括兩塊夾板,兩塊夾板的下部連接有相互嚙合的齒輪,兩個齒輪通過軸安裝在底板上,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底部,其中一個夾板與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氣缸的主體通過鉸軸安裝在所述支架上,其中一個夾板上鉸接有翻轉塊,所述入料傳送帶和出料傳送帶分別設置在所述夾緊定位機構的兩側,入料傳送帶和出料傳送帶上分別放置模具箱。本裝置更改了現有結構,采用擠壓模具的方式,這種方法成型后的燃料自動形成一個方形,非常便于后續使用,人工將模具內填完料后,由入料傳送帶傳送到下液壓缸的一側,此時的下液壓缸是處于收縮的狀態,模具被入料傳送帶推入到托盤上,下液壓缸上升,上升到一定位置后,兩塊夾板在氣缸的作用下夾緊模具,上液壓缸的活塞桿帶動模具壓塊向下壓緊,模具壓塊進入到模具中,將內部的燃料壓緊,壓實后,上液壓缸收回,同時下液壓缸也收回,入料傳送帶將下一個模具推入到托盤上時,后一個模具將前一個模具推下,前一個成型后的模具通過翻轉塊滑入到出料傳送帶上,完成成型工作,本實用新型中的模具都是采用可重復利用的結構,每成型后一個產品后,將模具倒扣,固體燃料取出,便于后續使用。
優選地,所述上液壓缸的一側設有位置傳感器,所述位置傳感器的一側固定有擋板。位置傳感器用于控制上液壓缸的行程,擋板是用于防止模具在移動時偏移。
優選地,所述兩塊夾板的內側固定有緩沖墊塊。防止兩塊夾板發生碰撞。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對于現有技術,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設備的使用壽命,對生物質固體燃料的使用效率起到了很大的提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贛州市凈達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經贛州市凈達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5291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