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分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52283.0 | 申請日: | 2017-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635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沈炳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炳國;梁濤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B02C17/16;B02C13/04;B02C13/282;B02C13/284;B02C23/16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袁忠衛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活 垃圾 分類 處置 分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垃圾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分揀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產生量激劇增加。由于我國城市的人口密度大,居住條件相對有限且飲食習慣等原因,垃圾分類極難推行(至少目前),導致垃圾處理壓力大,二次污染嚴重,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日趨迫切。目前已有很多城市在提倡并推行垃圾分類,提升資源化利用的程度,減少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現有的生活垃圾處理工藝主要是填埋和焚燒發電,填埋主要解決的是垃圾腐敗污染能有效控制,但占用土地,有污染地下水的風險;焚燒發電能實現垃圾減量化,適量回收資源,有效解決城市垃圾出路問題,但在燃燒過程會產生大量的二噁英等污染物,通過廢氣和廢渣傳播,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目前,也有單位在嘗試集中垃圾分類,把可用的塑料、金屬等分揀出來,有機物去堆肥生產有機肥等,但需人工分揀,工作環境惡劣、效率低、無害化程度有限,難以推廣應用;也有用濕熱水解有機物或高溫高壓熱解等技術在作嘗試,都因裝備代價高、處理效率低,處理不徹底等無法推行。因此,需要設計出一種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分揀裝置來滿足生活垃圾處理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處理效果好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分揀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分揀裝置,包括一臥式罐體,該罐體的左端上部設有進料口,其特征在于:罐體內沿中心軸向設有一攪拌轉軸,該攪拌轉軸上靠近右端安裝有一導料機構,該攪拌轉軸的中部及左端安裝有多組端部設有錘頭的破碎攪拌槳;所述罐體內對應于破碎攪拌槳的一段分為上部破碎區和下部篩分區,其中,在上部破碎區的罐體內壁上設有與錘頭的旋轉方向相反延伸的齒板,在下部篩分區的罐體壁面上布設有多個篩孔,該下部篩分區作為篩分后有機漿渣排出的出料孔;罐體的右端底部對應于導料機構的位置開有塑料袋類物料吹出口。
進一步地,所述多組破碎攪拌槳均勻間隔設置,每組破碎攪拌槳呈十字狀安裝在攪拌轉軸上。
進一步地,所述導料機構采用風扇。
進一步地,所述齒板是圓弧形齒板。
進一步地,所述篩孔分布在下部篩分區的篩網上,篩網是圓弧形篩網,篩網固定在罐體下部開口區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分揀裝置為一臥式罐體,使得分揀垃圾在罐內進行,避免了環境污染;罐體內設置攪拌轉軸和導料機構,可將垃圾進行干濕分離;攪拌轉軸上設置帶有錘頭的破碎攪拌槳,罐體上部的內壁上設有齒板,錘頭與齒板相互配合,可將垃圾進行更加有效粉粹;罐體下部設置篩網,在提高破碎效果的同時,實現了智能分篩,通過破碎同時分揀出有機塑料廢料。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垃圾處理效果好,可實現自動化分揀,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對生活垃圾進行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值得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分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縱向剖視圖。
圖中:1-罐體,2-攪拌轉軸,3-破碎攪拌槳,31-錘頭,4-導料機構,5-垃圾原料,6-有機漿渣,7-塑料袋類物料,8-塑料袋類物料吹出口,11-進料口,12-齒板,13-篩孔,A-上部破碎區,B-下部篩分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炳國;梁濤,未經沈炳國;梁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522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