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攜式婦產科給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50400.X | 申請日: | 2017-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453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5 |
| 發明(設計)人: | 莊琦;張燕妮;薛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31/00 | 分類號: | 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鉅芳 |
| 地址: | 71003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向閥 給藥裝置 婦產科 連接管 本實用新型 患者陰道 患者治療 進入管 連接頭 排出管 吸液棒 陰道 異物 給藥 排出 吸筒 藥棒 藥筒 病菌 醫護 攜帶 吸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便攜式婦產科給藥裝置,包括吸筒、排出管、第一單向閥、藥筒、進入管、第二單向閥、第一連接管、第三單向閥、第二連接管、第四單向閥、連接頭、吸液棒、排藥棒,該便攜式婦產科給藥裝置,結構巧妙,功能強大,通過使用該裝置,不僅能夠方便醫護人員攜帶,還能夠根據需要,通過簡單的操作來,對患者陰道進行有效的給藥以及對陰道病菌異物的吸引排出,最終極大的提高了患者治療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給藥裝置,尤其涉及便攜式婦產科給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上對于由分娩引起的陰道、宮頸炎癥,通常采用在患處涂藥的手段進行治療。目前的陰道給藥裝置通常采用注射器結構,但傳統的注射器因結構簡單、功能單一,不僅無法對患者陰道進行持續給藥,還無法同時將患者陰道內病菌異物進行吸引排出,從而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此外,部分大型電動式給藥裝置,普遍結構復雜,體積較大,從而不便醫護人員攜帶,給醫護人員操作帶來負擔,鑒于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便攜式婦產科給藥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便攜式婦產科給藥裝置,來解決目前傳統給藥裝置,不僅使用效果差,且還不便攜帶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便攜式婦產科給藥裝置,包括吸筒、排出管、第一單向閥、藥筒、進入管、第二單向閥、第一連接管、第三單向閥、第二連接管、第四單向閥、連接頭、吸液棒、排藥棒,所述的排出管位于吸筒頂部左側,所述的排出管與吸筒膠水相連,所述的第一單向閥位于排出管下端,所述的第一單向閥與排出管螺紋相連,所述的藥筒位于吸筒底部,所述的藥筒與吸筒一體相連,所述的進入管位于藥筒底部左側,所述的進入管與藥筒膠水相連,所述的第二單向閥位于進入管上端,所述的第二單向閥與進入管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一連接管位于吸筒左側,所述的第一連接管與吸筒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三單向閥位于第一連接管右側,所述的第三單向閥與第一連接管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二連接管位于藥筒左側,所述的第二連接管與藥筒螺紋相連,所述的第四單向閥位于第二連接管右側,所述的第四單向閥與第二連接管螺紋相連,所述的連接頭位于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左側,所述的連接頭分別與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螺紋相連,所述的吸液棒位于連接頭左側上端,所述的吸液棒與連接頭一體相連,所述的排藥棒位于連接頭左側下端,所述的排藥棒與連接頭一體相連,且所述的排藥棒與吸液棒一體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吸筒內部還設有第一活塞,所述的第一活塞與吸筒滑動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活塞右側還設有第一滑桿,所述的第一滑桿與第一活塞緊配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藥筒內部還設有第二活塞,所述的第二活塞與藥筒滑動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第二活塞右側還設有第二滑桿,所述的第二滑桿與第二活塞緊配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吸液棒從左至右還設有若干數量的吸液孔,所述的吸液孔為圓形通孔。
進一步,所述的排藥棒從左至右還設有若干數量的排藥孔,所述的排藥孔為圓形通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504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介入手術雙向造影三通裝置
- 下一篇:FAAS乳糜脂肪注射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