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Ka波段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50331.2 | 申請日: | 2017-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979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高志強;劉強;周智龍;宋澤淳;劉穎博;路興達;周彩玉;周朝陽;張欣玲;張煊信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三樂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5/12 | 分類號: | H01P5/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楊海軍 |
| 地址: | 21000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ka 波段 小型化 波導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行波管輸能裝置,具體涉及一種Ka波段頻帶寬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
背景技術
波導輸能系統是行波管的主要組成部件,現有的行波管波導輸能系統尺寸和重量較大,頻帶寬度不夠、駐波較大、氣密性和散熱性一般、插損較大,可靠性不高,影響行波管的輸出性能。
因此,很有必要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之上,設計研發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尺寸小,頻帶寬、駐波小、氣密性和散熱性好、插損小、可靠性高的Ka波段頻帶寬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尺寸小,頻帶寬、駐波小、氣密性和散熱性好、插損小、可靠性高的Ka波段頻帶寬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Ka波段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它包括:盒型窗和與盒型窗相連的波導轉換組件;
所述的盒型窗包括窗框,安裝在窗框內部的藍寶石輸能窗片和與窗框上部連接的法蘭盤;
所述的波導轉換組件包括階梯阻抗變換結構、與階梯阻抗變換結構相連的短路塊,內導體穿過短路塊與階梯阻抗變換結構相連。
作為優選方案,以上所述的Ka波段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所述的波導輸能系統的長度為17毫米,比現有技術的輸能系統的長度少一半,結構更加合理,適合Ka波段頻帶寬小型化輸能系統。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Ka波段超寬帶、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系統,采用盒型窗、階梯阻抗變換結構,并選用高頻損耗小的藍寶石作為輸能窗片,可以有效的減小損耗,提高散熱性能,該輸能系統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良品率高,氣密性好。
本實用新型利用CST軟件進行優化設計結構和尺寸,獲得匹配良好、結構合理可靠的輸能系統。從CAD仿真計算結果看,該輸能系統的匹配性能較好,在Ka波段駐波均小于1.3,完全可以滿足寬帶行波管的使用要求。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Ka波段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Ka波段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結構設計合理,尺寸小,重量輕、頻帶寬、駐波小、氣密性好、散熱好、插損小、可靠性高;并且輸出功率大,損耗低,匹配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Ka波段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Ka波段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用新型提供的Ka波段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在Ka波段的駐波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Ka波段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它包括:盒型窗1和與盒型窗1相連的波導轉換組件8;
所述的盒型窗1包括窗框5,安裝在窗框5內部的藍寶石輸能窗片3和與窗框5上部連接的法蘭盤4;
所述的波導轉換組件8包括階梯阻抗變換結構2、與階梯阻抗變換結構2相連的短路塊6,內導體7穿過短路塊6與階梯阻抗變換結構2相連。
以上所述的Ka波段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所述的波導輸能系統的長度為17毫米。
實施例2
將上述實施例1提供的Ka波段小型化波導輸能系統裝配到寬帶毫米波連續波行波管,性能實測結果如圖3所示,從圖3駐波曲線可以看出,該輸能系統在整個Ka波段均可以獲得較好的駐波曲線,其匹配特性符合寬帶要求。可用于毫米波行波管,可靠性高,穩定性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三樂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三樂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503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