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輝增亮膜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149428.1 | 申請日: | 2017-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099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金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張家港保稅區(qū)康得菲爾實業(y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02 | 分類號: | G02B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63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輝增亮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輝增亮膜。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液晶顯示器(LCD)越來越多地應用于例如移動電話、從個人數(shù)字助理(PDA)到電子游戲機范圍的手持計算機設備以及較大的設備比如膝上型電腦、LCD監(jiān)視器和電視屏幕中。液晶面板本身并不發(fā)光,因此作為亮度來源的背光模塊為LCD顯示功能的重要組件,其中增亮膜對提高液晶顯示器亮度而言非常重要,增亮膜實現(xiàn)增亮功能的核心就是棱鏡結構,隨著市場對顯示器件薄型化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廠家嘗試將增亮膜與其他功能膜合而為一,以降低厚度。
目前液晶顯示器背光模塊中有多個光源,這些光源一般都是按設定方向進行排列,例如: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或矩形陣列方向。當需要在水平方向對多個光源射出的光進行聚光時,使用上表面上凸起沿水平方向平行排列的棱鏡片;當需要在垂直方向對多個光源射出的光進行聚光時,使用上表面上凸起沿垂直方向平行排列的棱鏡片;當這兩個方向都需要聚光時,則需要同時使用上述兩種棱鏡片,由于需要兩個方向的棱鏡片相互配合使用,才能實現(xiàn)兩個方向的聚光,這樣不僅增加了液晶顯示器背光模塊的組裝工藝,而且,當這兩個棱鏡片發(fā)生移動時,聚光效果也不會發(fā)生改變,從而影響了液晶顯示器背光模塊的性能,因此現(xiàn)有背光模塊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兩個棱鏡片,使得背光模塊比較厚,并且可靠性也不高,不利于發(fā)展更薄的液晶顯示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提供一種高輝增亮膜,提升了傳統(tǒng)增亮膜單張亮度提升不足的問題,也降低了增亮膜的整體厚度。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具體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輝增亮膜,包括基材層(1),在所述基材層(1)一側表面設置多條三棱鏡(3),其中每一條三棱鏡(3)的內部套設有至少一個椎體結構(2)。
優(yōu)先的技術方案,所述椎體結構(2)為三棱錐、四棱錐或圓錐。
優(yōu)先的技術方案,所述椎體結構(2)與所述三棱鏡(3)之間的高度差為 1~5μm。
優(yōu)先的技術方案,所述椎體結構(2)的頂點與所述三棱鏡(3)的脊線對齊。
優(yōu)先的技術方案,所述椎體結構(2)的寬度與所述三棱鏡(3)的寬度的比值范圍為(0.8,0.95)。
優(yōu)先的技術方案,所述三棱鏡(3)的高度為(20,40)微米,所述三棱鏡 (3)的寬度為(30,60)微米。
優(yōu)先的技術方案,所述基材層(1)為PET層,所述基材層(1)的厚度為 100~300μm。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增亮膜解決了習知增亮膜提升亮度不足的技術問題,同時也降低了增亮膜的整體厚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結構示意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所述高輝增亮膜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0、高輝增亮膜,1、基材層,2、椎體結構,3、三棱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如圖1所示:高輝增亮膜10,其包括基材層(1),在所述基材層(1)一側表面設置多條三棱鏡(3),其中每一條三棱鏡(3)的內部套設有至少一個椎體結構(2)。所述椎體結構(2)為三棱錐、四棱錐或圓錐。所述基材層(1)為 PET層,所述基材層(1)的厚度為100~300μm。三棱鏡(3)的材料為甲基丙烯酸甲酯,椎體結構(2)的材料為聚碳酸酯樹脂。本實用新型在三棱鏡(3) 內部排列多個椎體結構(2),使光線被三棱鏡(3)向上折射之前經過椎體結構 (2)的折射,提升光線經過高輝增亮膜10后的向上折射角度,增加了向高輝增亮膜10上方傳播的光線量,以此來解決習知增亮膜提升亮度不足的技術問題,同時也降低了增亮膜的整體厚度。
本實用新型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椎體結構(2)與所述三棱鏡(3)之間的高度差為1~5μm。所述椎體結構(2)的頂點與所述三棱鏡(3)的脊線對齊。所述椎體結構(2)的寬度與所述三棱鏡(3)的寬度的比值范圍為(0.8, 0.95),如此椎體結構(2)的底部覆蓋的面積與三棱鏡(3)的底部覆蓋的面積相近,使大部分光線先經過椎體結構(2)的折射后再經過三棱鏡(3)的折射而出,提升向上光線的總量。較佳的,所述三棱鏡(3)的高度為20微米至40 微米,所述三棱鏡(3)的寬度為30微米至60微米。
以上所述僅為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企圖據(jù)以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實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實用新型之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意圖保護之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張家港保稅區(qū)康得菲爾實業(yè)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張家港保稅區(qū)康得菲爾實業(y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494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桁架式三軸數(shù)控機床上下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室內裝飾裝修復合板





